​20万大额存单一年利息是多少(20万大额存单一年利率多少)

20万大额存单一年利息是多少(20万大额存单一年利率多少)

在中国,老百姓对银行的依赖性是非常大的,在当下这个“移动支付时代”,有非常多的人出门已经不带现金,基本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而支付方式不是刷卡就是手机支付,并且现如今投资渠道越来越少,创业越来越难,而把钱存在银行,这不仅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还能获得利息,但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比较高的利息呢?相信有非常多的储户都想知道答案,毕竟利息可是属于“被动收入”,自然是越高越好,下面一起来探讨一下。

众所周知,我国的银行数量时至如今已经达到了4000家以上,而这么多的银行大体上可以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这几类,并且这些银行中利率水平有高有低,再加上每家银行中的产品也有很多,以存款类产品为例,就有活期储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等,并且不同的产品其利率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银行储蓄想要获得比较高的利息,选择银行和选择产品同样重要,缺一不可。那以20万元为例,每年能有多少利息?是不是存大额存单最划算?下面以选择不同的银行和不同的产品来计算一下,也许你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差距。

以国有银行为例,这20万如果是存在活期储蓄中的话,那利率只有0.35%,存一年的话利息也仅仅只有700元,相比之下还不如存货币基金呢,所以在这里小编也建议,如果存款金额比较高,比如高于1万元,那最好不要考虑活期储蓄,利息真的太低了。再来看看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大概在2%左右,存20万每年利息4000元,二年期定存利率大概在2.6%左右,20万平均每年利息能达到5200元,而三年期定存可以说是定期存款中利率最高的,能达到3.25%,存20万每年利息6500元。

那如果存大额存单呢?所谓的大额存单是央行在2015年推出的,而且其利率水平相比定期存款永远要高一个档次,当然了,这指的是同一家银行同一个存款期限中,而在国有银行中的大额存单中,利率最高的应该是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35%,存20万每年利息6700元,也只是比存定期存款高了200元而已,也难怪有银行员工会透露,说有20万的存款,只要选对方式,获得的利息要比存大额存单高,那到底是哪种方式呢?

可能有的储户也猜到了,没错,就是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银行,比如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民营银行等等。众所周知,2015年央行实行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对自家银行的利率有很大的自主权,而小银行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吸收存款,而存款对于任何一家银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揽储,这些小银行也是手段齐出,比如提高利率,再比如送米送油送粮等等,不过提高利率一直以来都是最受储户欢迎的揽储方式。

如果这20万不是存在大额存单中,而是选择这些小银行的话,那可以考虑定期存款或者是小银行自主发行的“特色存款”。以定期存款为例,一年期和二年期的定存其利率水平相比国有银行可能差距并不大,而三年期的利率则会高很多,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年利率达到3.575%应该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已经比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还要高了,存20万每年利息能达到7150元。如果你能有幸遇到小银行的“特色存款”,那就更好了。

所谓的“特色存款”本质上也属于一般性存款,同样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在安全性方面与大额存单、定期存款是属于同一水平的,不过“特色存款”由于其主要是小银行为了完成央行考核任务而发行的,所以发行时间往往是在季度末,可能一年就发行4次,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特色存款”大部分都是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三年期利率能达到3.85%左右,五年期利率能达到4.2625%,如果20万存的是三年期,那每年利息为7700元,如果存的是五年期,那每年能有8526元,相比之下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真的就“不香”了。

总结

也许在很多储户看来,当存款金额达到20万,也就是达到大额存单的起存门槛以后,那选择存大额存单无疑是最佳选择,奈何事与愿违,在银行员工看来,有很多银行的产品利率都要比大额存单高,而且还不需要起存门槛,相比之下大额存单似乎也就不那么划算了。从上述的计算结果中可以发现,20万存大额存单每年利息为6700元,而如果你可以选择其他小银行,那每年获得的利息能达到7700元,难道每年多1000元“不香”吗?所以不要一味地觉得大额存单就是好,就是划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多学习一点理财知识并不会增加你多少负担,反而还能让你多获得一笔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烦请各位小伙伴,高抬贵手,点个关注,万分感谢!

相关推荐

​白龙王说长得好看的人(谁见过白龙王)

104

白龙王说长得好看的人(谁见过白龙王) 越河边上,住着个小伙子,不知道姓啥叫啥,靠砍柴为生,人们就叫他樵娃。樵娃从小单身独口,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想说个媳妇也没谁给他。 二...

​金宵大厦第一部(金宵大厦第一部结局)

​金宵大厦第一部(金宵大厦第一部结局)

80

金宵大厦第一部(金宵大厦第一部结局) 2019年,小成本制作《金宵大厦》爆火。悬疑、奇幻、灵异故事,延续几生几世的虐恋,以及市井之下无法掩藏自私人欲和复杂人心… 多重看点...

​种什么植物蛇不敢来(凤仙花)

​种什么植物蛇不敢来(凤仙花)

55

种什么植物蛇不敢来(凤仙花) 第一种,这是一种蛇见了都要跑的植物,它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名字,叫做杠板归。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来历,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山里干活,不小心被毒...

​小米备忘录在哪里(下一页p30)

​小米备忘录在哪里(下一页p30)

170

小米备忘录在哪里(下一页p30) 欢迎来到awesome科技的频道,聊聊好多人没发现的MIUI神器。今天为大家点一首比较好听的歌《孤勇者》! 小米备忘录现在叫笔记是小米MIUI系列自带的手...

​为什么禁止私人囤黄金(囤黄金有用吗)

​为什么禁止私人囤黄金(囤黄金有用吗)

162

为什么禁止私人囤黄金(囤黄金有用吗) 当地时间6月26日,在G7峰会举办前夕,德国总理朔尔茨率先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双边会晤,重点就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图/新华社 据路透社...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81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 在唐朝的历史上,仔细数来,也就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在前两者统治的时期国家基...

​唐朝温庭筠的字是什么

​唐朝温庭筠的字是什么

106

唐朝温庭筠的字是什么 温庭筠字 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字飞卿,本名叫温岐,是山西祁县人士。 温庭筠图片 温庭筠出生于812年,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祖上是唐朝著名宰相温...

​商汤建立商朝后有何治国举措

​商汤建立商朝后有何治国举措

76

商汤建立商朝后有何治国举措 商汤建立 商朝 商汤联合众多部族,灭亡夏朝后,打破了君王永固的说法。后来,商汤在众多部族的推举下,即位为君王,建立了商朝政权,庙号成汤,后...

​三国邓艾是谁的心腹 邓艾口吃被司马昭取笑

​三国邓艾是谁的心腹 邓艾口吃被司马昭取笑

63

三国邓艾是谁的心腹 邓艾口吃被司马昭取笑 三国邓艾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他深谙兵法,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政治主张对于魏国的强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他居功自...

​秦时明月丽姬是谁 荆轲和丽姬有什么关系

​秦时明月丽姬是谁 荆轲和丽姬有什么关系

176

秦时明月丽姬是谁 荆轲和丽姬有什么关系 秦时明月丽姬 丽姬是小说和动漫《秦时明月》中的虚构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的身份是卫国的 大将军 公孙羽的孙女,同时还是她的授业恩师。...

​南宋将领张俊简介 世人对张俊评价怎么样

​南宋将领张俊简介 世人对张俊评价怎么样

115

南宋将领张俊简介 世人对张俊评价怎么样 张俊简介 张俊是南宋时期的将领,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但是与岳飞等人的坚决抗金主张不同,张俊后来成为了与宋高...

​密云圆悟禅师简介

​密云圆悟禅师简介

97

密云圆悟禅师简介 密云圆悟禅师简介 密云圆悟禅师指的是在明末时期出现的一位僧人,他在正传那里剃度之后成为了一个僧人,之后又继承了正传的衣钵,之后又去往六大名刹钻研和...

​历史故事新序是刘向写的吗 刘向的名言是什么

​历史故事新序是刘向写的吗 刘向的名言是什么

174

历史故事新序是刘向写的吗 刘向的名言是什么 新序刘向 《新序》是 西汉 刘向所编撰的一部 历史 故事类编,据说也是现存他的著作中最早的一部。其实刘向本人没有参与该书的创作,...

​李渊起兵时间是什么时候

​李渊起兵时间是什么时候

183

李渊起兵时间是什么时候 李渊起兵时间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

​明末人士袁崇焕是谁 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明末人士袁崇焕是谁 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183

明末人士袁崇焕是谁 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袁崇焕简介 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信大家都能够想到他被分食的下场...

​刘邦项羽起义经过介绍

​刘邦项羽起义经过介绍

84

刘邦项羽起义经过介绍 刘邦项羽起义 刘邦和项羽都是 历史 上有名的人物,特别是刘邦项羽起义,可以说是对灭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传在刚开始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想过起义的事情...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137

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李世民 畏 魏征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的 历史 。魏征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