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体成了哪些国家(南斯拉夫解体为7个国家)
前言:
南斯拉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句号,是在科索沃战争过后被最终划定的。
于是,善战的南斯拉夫、铁腕强人铁托、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以及在萨拉热窝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拉丁桥……历史上曾隶属于一个国家的、声名赫赫的诸多元素,最终被7个国家所瓜分——亦即现在的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科索沃(备注:欧美多国承认,但中、俄、塞并未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
网图侵删
循着历史的痕迹,老非完成了对这7个国家的旅行。
当然希望这里的人们能长久地共享和平,但是,历史数据对此却不甚乐观。
毕竟从古罗马帝国开始,欧洲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帝国和强权,都曾在这里一决雌雄;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人,几乎每一代都经历过至少一次战争。
所以——假设有一个命题是:这七个国家谁还可能再次分解?
我的答案会是: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原因有四。
网图侵删: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清真寺
1, 巴尔干半岛是名不虚传的火药桶。
简单梳理一下这个火药桶在历史上的加分项。
加分项1:南斯拉夫处于当年东西方阵营隔海相望的接壤地带,与意大利就隔了一个亚得里亚海;背靠前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二防线。
加分项2: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交汇之地。
加分项3: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继承了罗马天主教的传统;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则植根于东正教;伊斯兰教主要有两个团体———波斯尼亚说斯拉夫语的穆斯林、科索沃以及马其顿西部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750万东正教徒、650万天主教徒和300万伊斯兰教徒形成了三股势力。
加分项4:二战时克罗地亚人(亲德)和塞尔维亚人(解放)互相厮杀、暗杀、处决,有解不开的世仇。其他族群之间也有类似的历史积怨。
加分项5:1914年,就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那座拉丁小桥上,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这些加分项来自于历史的总结,但有很多元素,至今依然存在。
这一点在波黑尤其突出。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天主教堂
2, 波黑独立的过程,动静最大,代价也最大!
我们再简单看看前南7国独立的过程。
斯洛文尼亚:经济水平最好,加上接壤欧洲西方势力,有钱有靠山,跟前南军队只打了10天就独立了。
克罗地亚:独立时和前南(主要是塞尔维亚人)打了一大仗。打完后宣布独立的克罗地亚,又费了半天牛劲进攻和镇压境内的塞族势力。
科索沃:85%是阿尔巴尼亚人,与塞族人一直矛盾激烈。阿族解放军同塞族部队打了一仗,从而引发美国及北约介入的科索沃战争。战争结束后90万难民返回科索沃,但其中的20万塞族人,又受到了阿族的 迫 害。
网图侵删:科索沃战争
黑山:跟着塞尔维亚混,组成南联盟跟北约打了一仗,就是科索沃战争。战争结束后南联盟改名塞黑,然后这个“黑”经过全民公投,黑山就独立了。
北马其顿:好不容易算是唯一和平独立的北马其顿,其国内25%的阿尔巴尼亚人又和国家军队干了一仗。
可是波黑呢?
从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后,波黑境内的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穆斯林互相厮杀,打了一场号称波黑战争的巨仗!
动静和损失有多大呢?
战争导致了20多万人死亡,产生了200多万的难民,成为欧洲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惨重战争!
网图侵删:萨拉热窝郊外,波黑战争遗存的墓地
网图侵删:当地缅怀波黑战争死难者的活动
3, 波黑战争过后,问题解决了吗?
战争早已结束,国家也稳定了,问题当然是解决了。
只不过伏笔依然存在。
我们从旅行频道来看一看。
波黑有两个很值得一扫的目的地:其一是首都萨拉热窝,民族交融的味道极其浓郁,几乎是老非行走经历中最民族交融的城市了。塞族、穆族、克罗地亚族混在一起;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的教堂也都相邻不远。
从历史角度,萨拉热窝还有两个著名的景观——狙击手大街;以及引爆一战的拉丁桥。
其二是波黑的明珠,美丽的莫斯塔尔小镇。
莫斯塔尔的大桥,是波黑最知名的地标之一,它是巴尔干地区最杰出的伊斯兰建筑之一。当年在波黑战争中被炸毁,2004年重新修复时,就地取材保留原状。
萨拉热窝、莫斯塔尔,即便仅有这两个目的地,旅行角度而言波黑也不容错过!
网图侵删:莫斯塔尔的大桥
但是,萨拉热窝的城市里,依然还保留着清晰的地盘分界线。
甚至可以这么说:之所以战后最终没有分家,得感谢萨拉热窝这座城市。
因为整个波黑只有萨拉热窝这一个大体量的城市;另外,克族的天主教堂、塞族的东正教堂、穆族的清真寺,几乎是比邻而居。
实在是无法切分,最终也只好坐下来好好商量——起初是每族推举出一个领袖,三人小组共同负责整个国家,慢慢地再走向如今的正规化。
和平归和平,你我他的地盘还是要先划分好!又不能拉上铁丝网搞成柏林墙,就只好在城市中心画上线。
这根城市地盘化分线,和平时期无所谓,但若有矛盾激化的那一天,这个伏笔就会浮出水面。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城市地盘划分线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城市地盘划分线
4, 即便是首都,历史与现在,都有被分割的案例。
首都被分割,德国的柏林当然是著名的历史案例。
现实的案例在塞浦路斯的首都尼科西亚——这座城市也有一道类似柏林墙的存在,把塞浦路斯分割成南塞浦路斯和北塞浦路斯。
感兴趣的朋友请阅老非的图文:《德国柏林墙推倒30年后,世界上却还有一道 “柏林墙”》
原创照片:尼科西亚,从南塞浦路斯俯瞰北塞浦路斯
另外,战争的刻痕也并未从萨拉热窝城市的肌体上被抹去。
在老城,一路溜达会看到不少楼宇的外墙上都有弹孔。
比如波黑战争期间记者们聚集的holiday inn,它距离美国大使馆很近,鲜黄立面上仍保留有弹孔。
老城里的国防部大楼,更是弹孔密集。
据说政府也曾考虑抹去这些建筑上的弹孔,但没有经费。即便简单修补,也只不过是在孔洞上补了一抹水泥罢了。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政府机构上的弹痕
网图侵删:萨拉热窝街头弹痕
结语:
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历史传统、最大动静的独立过程(波黑战争)、依然存在的城市地盘化分线、依然有民族情绪的各种交织,使得波黑成为前南7国中,尚有可能被继续分解。
幸运的是,在萨拉热窝旅行时,你可以看到包裹着头巾的穆斯林女孩和现代装束的塞族女孩,从同一所大学出来,叽叽喳喳地结伴边走边聊。
原创照片:当下的和平——萨拉热窝的女孩
网图侵删:曾经的战火
但愿民族的包容,波黑人的智慧,以及对平静生活的珍惜,能够让这个国家尽享和平!
#带你走遍全世界##历史天窗##历史回眸#
关注@老非2020,分享旅行见闻。
文字原创;配图见标注。
未经本人允许拒绝任何转载!头条站内转发请注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