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什么时期的国家(北魏时期的民族矛盾有多深)
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动乱,政权更迭频繁。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政权,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
到了公元471年,北魏第七位皇帝拓跋宏登基,是为孝文帝。
由于拓跋宏继位时仅有5岁,年纪尚幼,便由祖母冯太后临朝执政。因为,冯太后是历史上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所以,在她的影响下,拓跋宏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开始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觉得一个民族若没有文化底蕴,即使王朝再辉煌,也将会成为昙花一现。
所以,他要改变整个民族的本质,要让鲜卑族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汉族相融合。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提倡穿汉服、说汉话,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此外,鼓励鲜卑上层人物和汉族进行联姻,并且,参照南朝典章制度进行官制改革。
可以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为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意义非凡。499年,一代大有作为的皇帝病逝,年仅33岁,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我们都知道,鲜卑族拓跋部原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者在建立北魏入主华北之地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在汉人居住的地方,利用汉族士人来统治汉民,而汉族士人也通过鲜卑统治者,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但是,鲜卑贵族和汉士族之间,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北魏初年,汉族士人的政治地位较低,一般无权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让汉族士人大都心怀不满。
权且以崔浩为例,崔浩作为汉士族的代表,出身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父亲崔宏在北魏时,曾官至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并且,崔浩比起父亲来那是更甚一筹,博览经书,满腹才华,曾辅佐北魏三代皇帝,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诸多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道武帝时,实行王、公、侯、子四等封爵制,但是,崔浩却极力主张恢复封建制度五等爵位。要知道,崔浩曾被封为武城子,后袭封白马公。
由此可见,他的主张不仅仅是要把四等改为五等,他是想让世家大姓,按割据势力的大小受五等爵号,历代世袭并得到北魏皇帝的认可。就像西周时期那样,诸侯各自治理自己的封国,只对周王室保持着朝贡的关系。
因为,崔浩在北魏政权汉化中逐步得到了重用,使得他误以为北魏可以完全汉化,甚至,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鲜卑和汉士族共同执政的局面。
但是,这无疑触碰到了鲜卑皇权的底线。
自古以来,皇帝都想的是如何加强皇权,而不是与人分权。到了公元439年,魏太武帝令崔浩编修《国书》,要求根据真实资料编写一本魏国的国史,以留给皇室后代翻阅。
汉士族讲究礼制,而鲜卑族相对落后,而且,鲜卑拓跋部人喜欢把头发打成辫子,穿着都是便于骑马的服饰,这对于一向喜欢衣冠齐楚的汉士族来说,当然是看不惯的。
此外,拓跋部人的同姓通婚,更是为汉士族所不齿,最终,诸如此类不雅观的事,都被崔浩毫不避讳地写进了书里,并且,他还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公布于众。
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鲜卑贵族,最终,在公元450年,崔浩被杀,株连九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国史之狱”。
然而,崔浩想平分北魏皇权的理想,正好反映了鲜卑贵族和汉士族之间的尖锐矛盾,而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想来“国史之狱”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罢了。
北魏克柔然后,南朝成了它最大的威胁,再加上,北魏统治下的汉人居多,若北方士族响应南朝北伐,那么,北魏政权将会陷入危机之中。
公元489年,魏孝文帝向诸臣寻求良策,大臣李彪建议:“对接近南朝七个州的汉士人进行加官封爵,给予和鲜卑贵族同等的待遇,这样就可以笼络人心,稳固政权。”
之后,孝文帝采纳了李彪的建议,开始重用汉族士人,极力调和汉士族和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在鲜卑入主中原后,面对众多的汉士族和汉民众,鲜卑统治者想要收服人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了公元494年,孝文帝之所以力排众议迁都,并实行汉化政策,除了仰慕汉族文化、想要易鲜卑风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要维护鲜卑政权,更深层次的来稳固拓跋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
此外,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北方社会的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不仅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连商业活动都日趋活跃。
而且,不仅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还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甚者,最主要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