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事127.伊阙之战
【周纪篇之五十四】时间:战国中后期(公元前293年)。地点:伊阙(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参战方:秦军、韩魏联军。人物:白起、公孙喜等。古事:秦国遣军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的一次作战。史称“伊阙之战”。
读文
原文: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原文见《资治通鉴•周纪四》公元前293年)
译文:韩国派大将公孙喜联合魏国攻打秦国。秦国穰侯魏冉把左更之职的白起推荐给秦昭王,代替向寿统率秦军,结果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活捉公孙喜,夺取五座城。秦王便任命白起为国尉。
叙事
战国中后期,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第一个障碍就是位于中原要冲之地的韩魏。当时,赵国国内发生内乱,赵惠文王赵何与公子赵章同室操戈,赵武灵王被困死于沙丘,无心对外作战;楚国正处于衰没状态,无力与他国对抗。针对这种有利情况,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穰侯)的推荐下,立左更白起为帅,兴兵伐韩、魏,向扼守崤函东部及伊洛等地大举进攻,以便开辟日后进军中原的道路。公元前294年,白起出兵攻占了韩的武始、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接着朝伊阙方向挺进。
次年(公元前293年),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帅,率联军进据伊阙迎击秦军。此时,韩、魏联军据险扼守,和秦呈对峙态势,客观形势对秦军十分不利。但韩、魏两军貌合神离,有意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肯先期主动出战。白起观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采取分割抄后攻其弱的战法,以少量兵力钳制主力韩军,集中秦军主力,绕道后方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很快溃败。随后,秦军转用兵攻打韩军,韩军侧翼已经完全暴露,立即遭到秦军左右夹击,韩军无力固守,只好弃阵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歼灭韩、魏联军24万,俘虏主帅公孙喜,占领了伊阙。
读后随笔
伊阙之战在《史记•秦本纪》中,只有廖廖数语:“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然而,它的影响及意义远超过了这段文字。其影响不止于当时,而且延续到后来;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而且反映到政治中。
此战使秦国霸气更盛。秦国在伊阙之战中,尽歼韩、魏精锐,使韩魏从此一蹶不振,而秦国之强势却咄咄逼人,各方诸侯见识此情此景,倍感震恐。秦国还利用这种声威,从外交与军事双管齐下,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其后续发展是,多路并举,路路逼进。秦军连续攻占了魏的垣(今山西垣曲东南)、轵(今河南济源东南)和韩的宛(今河南荥阳西北)、邓(今河南孟县西)。迫使魏国将河东方四百里之地(今山西安邑西南黄河北岸一带地区)、韩国将武遂方二百里之地(今山西临汾一带地区)献给秦国。以后,又攻占了韩、魏大小六十一城。概括地说,秦国在南路方面,略定韩、楚广大地区,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邓,以经营之,足为南进制楚奠定了基础;在中路方面,夺得今河南孟津、伊阳、济源广大地区,足为控制韩魏奠定了基础;在北路方面,拓地至新垣、曲阳(在今山西垣曲附近),足为日后攻赵奠定了基础。秦国在打军事牌,也在打政治牌,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在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旗帜下,为打开东进大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战使白起名气鹊起。白起(?—公元前257年),一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官至大良造。屡战获胜,夺得韩、魏、赵、楚的很多土地。在伊阙之战中,白起共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占伊阙等5城,是先秦战史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以少胜多的歼灭战。就当时的形势看,韩、魏联军已占伊阙,据险而守,有备而防,尤其是倾24万精兵,以逸待敌,可谓是铜墙铁壁了;而白起所率领的秦军从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而来,历经艰辛,尤其是只有10万人马,且疲劳不堪,看来是必败无疑。然而,白起一展指挥才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割包抄,各个击破,大获全胜。由此,白起因战功而擢升国尉,其名声不胫而走,秦国出了一大军事新星。
成亦名,败亦名。名气鹊起,使白起由士伍晋升至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掌握军权的最高官职,白起这位农家子弟,能至此高职,实属罕见。不过,他的戎马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歼灭一百数十万敌军,取得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被称之为“无一败绩”的将军。白起的官爵提升与他的战绩累积,看来是正比的,也是公正的。名气鹊起,又使白起由大良造回到了士伍。为了保持名誉、保持晚节,白起不愿意再去打仗杀人了,攻打邯郸时,他“不肯行,遂称病”,震惊秦宫,激怒秦王,被免去了所有官爵,并贬为士伍,命其离开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迁往阴密(今甘肃灵台县百里乡)。最后,被赐剑而死。白起之死,令人遗憾。
此战使伊阙灵气大增。伊阙,山名。又称龙门山,或曰钟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它海拔263米,西起熊耳,东连嵩山,其中伊阙系天然门户,为洛阳南面的险要关隘。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此山,伊水畅流,兴利除弊,昔日泽国渐成良田沃野。绿荫片片中,香山(东)与龙门山(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称“阙塞”、“伊阙”。公元前293年,战国秦将白起在在这里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创下以少胜多的“伊阙奇迹”。于是,此地更是灵气大增。后来,隋朝建都洛阳后,干脆将皇宫大门正对着伊阙,并改伊阙为龙门。这样,龙门其名沿用至今。
龙门前称伊阙,确为风水宝地。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苍苍,泉水淙淙,蕴雅藏幽;山下伊水潺潺,清澈见底,天光云影,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徜徉于此,留下了许多赞颂山色灵气的诗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道:“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是这块宝地上的一大人文景观,与这里的自然景观相融,编织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这里的石窟,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400余年的大规模营造,两山窟龛,密似蜂窝。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共计窟龛2100多个,造像97300多尊,题记和碑碣3600多品,佛塔39座。这些古代艺术大师创造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石窟中的飞天,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龙门石窟保存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刻宝库”。
原作者:徐美东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3dd00bfa0102wc2a.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