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放假
古代人放假?运城新闻网近日,2021年放假安排正式公布,人们纷纷期盼起了来年的美好假期如今现代人已经熟悉了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假期,那么,古代人又是怎么放假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人放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人放假
运城新闻网
近日,2021年放假安排正式公布,人们纷纷期盼起了来年的美好假期。
如今现代人已经熟悉了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假期,那么,古代人又是怎么放假的呢?
汉代就有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秦代及以前有没有明确的休假制度,已不可考。
在当时,官员要休假称为告归或谒归。
刘邦在秦朝做亭长的时候,作为最基层的公务员,常常要请假回家种地,如《史记》中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晋代陆云在《请吴王观书启》中称:孔子假期玩年,至于韦编三绝。
这里的玩应解释为反复体会,意思是说孔夫子在假期里还一直在反复研读《易经》,说明春秋时期也是有假期的。
到了汉代,朝廷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休假制度。
当时规定,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休息一天,称为休沐。
如《初学记》记载休假,亦曰休沐。
《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那时的官员晚上是要住在官署的,相当于24小时工作制,所以工作5天后,要回家好好洗洗澡,休息休息。
当然,一般还会利用这个时间探亲访友、宴请宾客等。
从出土汉简记载的官吏休假情况来看,一些地方上的官吏实际上是每工作5天休息2天,可能是因为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一天来不及往返,所以增加了一天的路程假。
这样看来,就和现在的双休日一样了。
休沐还非常灵活,并不限于固定日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那时也有勤奋工作的人,休沐日不休息,而留在衙门里加班。
如有个叫张安世的官员,《汉书》中称他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
自愿加班,可谓是兢兢业业。
汉代也有节令假期,主要包括腊日、伏日和冬至、夏至等。
这些节日朝廷会举行祭祀,普通官员则可以放假回家休息。
节假日同样也有加班的,如《汉书》记载: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
颜师古对此的注释中称: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
除了法定假日,遇到家里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人们可以请假。
在汉代,请事假和秦代一样叫告归或谒归。
因汉代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要回家休丧假,最长可达3年。
如官员生病,可以请3个月的病假,超期一般要被免官。
但是,高级官员得到皇帝的优赐可以延长病假,称为赐告。
对于工作表现好的官员,皇帝还会特别赏赐带薪假期,不用管事但也不能回家,称为予告。
《汉书》中记载夫三最予告,令也。
意思是连续获得三次考核第一名,可赏赐予告。
魏晋开始出现长假
唐代工作九天休一天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长假制度。
据《全晋文·启断众公授假故事》记载,五月农忙时节,可以休田假,九月要准备寒衣,可以休授衣假,各15天。
每年还有4次私祭假,每次4天,用于回家祭祀。
本人婚假给9天,亲戚结婚也能休假一至五天,还有扫墓假60天。
此外,《晋令》中还规定一年的事假为60到95天。
这么一看,那时的假期还真不少呢!
唐代实行轮流值班制,官员们不用每个工作日都住在官署值班,因而休息时间大幅缩水。
唐代的假期改为每10天休一次,固定在每月的初十、二十和最后一天休假,称为旬休。
如著名的《滕王阁序》中有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的句子。
每个月三旬,正好休息3次,称为上浣、中浣和下浣。
浣也是洗的意思,可见旬休相当于原来的休沐。
这么看来,唐代人平时的休息日可是少了许多,好在其他假期有所增加,对辛勤工作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弥补。
在唐代,元日、冬至、上元(元宵节)、寒食、七夕、中秋、重阳、中和(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春分、秋分、立夏、立冬、春秋二社等节日都放假,一般一到三天,有的长达7天。
此外,唐朝皇帝尊老子为始祖,将二月十五日老子的生日定为降圣节,要放假一天。
从唐玄宗开始,皇帝的生日要放假一天或三天,老皇帝或皇后的忌日也放假。
官学的学生保留了田假和授衣假,类似于现在的寒暑假。
官员们每月还可以请2天(后来增加到3天)的事假,根据老家的路程远近每三五年还给一定的探亲假,婚假、丧假的制度也都保留。
有时,由于一些特殊的情况,皇帝临时取消朝会,也会使得大臣获得变相的休假。
这些特殊情况包括日食等特殊天象、大雨雪等特殊天气、皇族成员或者重臣去世等。
唐代还制定了请销假制度,假期期满后按规定要到衙门销假,称为参假,不按时销假的话,要扣一个月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