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杀魏延-关键在一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和诸葛亮两人之间的信任与算计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魏延骁勇善战,是蜀汉阵营的一员猛将,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却一直不被诸葛亮采纳,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一直在制约魏延。
魏延建议的子午谷计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关于子午谷奇谋的利弊已有很多精彩的讨论,在这里不赘言。至于诸葛亮为何会制约魏延,乃至于很早就对他起了杀心;而且孔明一直提防着魏延,死后也为除去魏延而预先安排妥当,并不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诸葛亮看到了魏延脑后有反骨。
诸葛亮设计杀掉魏延真正的原因,在于诸葛亮自身的道德感冲突,他不能够接受魏延的行为。
根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并非临死之前才打把魏延看作必须要消除的隐患。早在魏延刚来投靠刘备的时候,一见面,诸葛亮就想命人杀了魏延。这个举动让人看得莫名其妙,所以刘备会感到吃惊。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
不得已,诸葛亮说明了原因,从他的解释中可以看出,魏延的行为不可原谅,但刘备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刘备可以接受。不但如此,以忠义著称的关羽也没有认为魏延是异类,既没有当头就斩,也没有拒之门外。
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其中还能看出另外一点,刘备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看魏延,所以看重他的功劳,而诸葛亮则是用道德去评判他,则注重魏延的品行。
很明显,只有诸葛亮一人对魏延的叛主感到强烈的不快,因为这种行为违背了诸葛亮的信念,他见不得那种背信弃义的人。从之后刘备托孤而且诸葛亮守诺可以看出——诸葛亮做到了鞠躬尽瘁,也说明他把“忠信”看作不可逾越的规矩。
更确切地说,诸葛亮很有一点道德洁癖。
举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例子,不抽烟的人看见烟民凑近就会感到不快,不喜欢那种异味。同样的道理,对于把“事君以忠”当作人生信条的诸葛亮来说,不难容忍魏延的劣迹,耻与为伍,而且把他视作心腹大患,所以暗藏杀机。
也可以拿诸葛亮与管仲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管仲直到齐恒公几个宠臣是小人,但有管仲在,则可以掌控住局面,不介意和他们共处;而诸葛亮虽然自信可以控制魏延,但不喜他的叛逆,更愿意除掉他。
诸葛亮是没有和吕布相处过,假如吕布成为手下,虽然武功盖世,但诸葛亮也不会喜欢他。就是因为吕布三番几次改投他人,有违诸葛亮的忠义理念。
然而,即使吕布被称作三姓家奴,但他还是经人劝说后才选择背叛,而魏延没有一点“矜持”,两次都是主动叛变。
在古代传统社会里,忠信对个人的约束也需要个人的自觉,“防君子不防小人”,大部分臣子还是选择做一个有始有终的君子,君主也才能够信任手下,但魏延是一个另类,没有遵守心照不宣的“行规”,因而高要求的诸葛亮就会认为他过界了。
而且,虽然在投奔刘备时,是诸葛亮和魏延两人第一次正式的会面,但诸葛亮已经冷眼旁观多时。
在襄阳之乱时,是诸葛亮第一次看到魏延的不忠。
在这个时候,魏延隶属于刘琮。当刘琮听信蔡瑁之言不让刘备进城时,魏延挺身而出,大开城门招刘备军队入城。虽然很多人有投靠刘备之心,但场面上也不能做得这么难看——可以想象当时众人的面面相觑。
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
在魏延为韩玄效力后,他又一次反叛。就算有再多不满,韩玄也是名义上的主公,而魏延动起手来毫不迟疑,他的做法就等同于弑主,在古代重视“忠孝”的传统社会里,这是非常忌讳的行径。
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当不住。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
在诸葛亮看来,魏延一再打破他看重的道德底线,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至于看面相,说出魏延有反骨,只是故弄玄虚,增加神秘感。但凡具有识人能力,观其言行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性,面相之说只是作为佐证的手段,或者说,只是为了让人更加信服。
在三国时代,投降之后继续效忠新主公,或者经过谋士的劝诫,弃暗投明,换一个君主效劳,是常有的事情,也能够为时人接受,这些都经过了一个标准流程,即多次劝说多次拒绝,在感动之后才半推半就的同意。如关羽劝降黄忠,曹操劝降庞德,以及李肃劝吕布弃丁原投董卓。
像魏延这种自发卖主、主动投敌的既是少数也是异类。这种行为不符合诸葛亮自己的道德观。
对于诸葛亮来说,留下魏延就是一个隐患,需始终保持警惕。今天他可以为了刘备背叛旧主,明天就可能为了新主背叛刘备,约定俗成的规矩对魏延没有一点约束力,所以诸葛亮才要设计杀掉魏延。
诸葛亮不是没有容人之量,从他极力招揽姜维就可以看出,对于将领的出身,诸葛亮并不在乎,即使来自曹营,诸葛亮也能够充分信任,并且委以重任。
以诸葛亮手下蜀汉十四名将为例来说明,
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纪念蜀汉一朝的武将,称武将廊。塑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
其中,投降刘备的有马超、黄忠、王平和姜维,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而王平和姜维本来都是曹魏的将领。
之所以没有魏延,应该是因为他有谋反的行为。
再举两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例如,在一个公司里,加班是常态,领导往往就会把那些不喜欢加班文化的新员工看作异类,认为他们不本分。
再如,私人公司老总和部门经理一起坐飞机出差,老总往经济舱走去,部门经理尴尬地停留在头等舱。从此以后,老总也开始头等舱出行。
而诸葛亮不想改变自己,不想降低道德水准,在他的阵营里,就没有魏延的容身之地。虽然仍然是重用魏延,但属于有限制条件的用人。
而且诸葛亮料到魏延会谋反,也为此预作安排。
在那个时期,几乎人人都遵守封建道德,恪守“忠与孝”的观念,往往还会遇到“忠孝不能两全”的难题,所以徐庶会舍弃明主刘备,无奈加入曹营,哪怕他已经打定主意一言不发,浪费了满腹才华。
所以诸葛家三兄弟可以效忠敌对三方,每一方都不怀疑他们的尽责与忠诚。
假如放任魏延的背叛行为不管,也就等于动摇了士人信奉的道德基础。
总之,魏延不懂得待价而沽的道理,为了功业主动叛变,显得过于急切过于功利,从而也暴露出他不受“忠君”思想约束的事实。今天可以出卖主君,那么明天照样还会出卖,因此也引起了诸葛亮的不快和警惕。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是在荆州,可以说早在这个时候,魏延就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完〉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感谢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