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之礼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有所谓的九锡之礼象征什么)
加九锡到底是什么,为何有人说是恩赐,有人说是“谋权”的象征?
在很多以古代朝堂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中,时而出现这样的剧情:王朝晚期,社会动荡,有野心家意图窜权,便想尽办法以争夺玉玺——因为玉玺象征着最高权力,有着号令天下的意味。
可若真回顾历史,我们反而很少看到玉玺争夺战——权臣们真正争夺的,变成了九锡。
一、何为九锡
“九锡”,“九”为数词,“锡”指“赐之假借也”。也就是说,从字面来看,“九锡”应当是帝王赏赐给臣子一些物件。
可赏赐就是赏赐,何必还要绕个圈子说成“九锡”呢?这倒不是单纯因为九锡包含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和秬鬯(此说依据汉制),而是因为九锡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早在极为重视礼制的周代,九锡就已经初具原型。彼时周天子将一些物件(多为生活用品,没有明确数量或种类限制)赐予那些在德行操守及文治武功上有重大成就,深得敬仰的诸侯。
获赏后的诸侯即能在服饰、车马、祭祀等方面拥有一定超越其原本地位的特权,甚至享有执掌征伐的大权。这便是当时的所谓“锡命”。
至西汉,汉儒依据周代锡命之传统,制定出明确的九锡制度。因而若泛泛而谈,先秦时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曾受过九锡之礼,被视作功劳大得都已经没有其他赏赐可给的肱股之臣。但严格说来,西汉以前或有人受过锡命,却无人得过九锡。
二、九锡易代之典型
那么谁是第一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九锡的“幸运儿”呢?要知道,九锡是一种特别赏赐。帝王赐予臣子九锡,就是赋予其多方面的特权,甚至是一部分政权、兵权。所以帝王万万不会轻易赐人九锡。可也正是因为九锡有如此重要意义,有野心的权臣们便十有八九都对九锡虎视眈眈。
这第一个真正获得九锡的朝臣,便是大名鼎鼎的王莽。王莽配吗?站在历史和西汉的角度,王莽这样的乱臣贼子自然不配。
可在汉末,他偏偏就是朝中说一不二的掌权者。在王莽的授意和操弄下,大司徒司直首先上书请求赐王莽九锡,其心腹九百余人随后再度上书。元始五年(5),朝廷终以最高规格赐王莽九锡。
对于当时的王莽而言,朝廷大权已在握,他更是不缺这些物件。
因而他争取九锡根本就不是为了九锡本身或其所能带来的利好,而是将朝廷逼进绝境——在天子与臣子之间,九锡是最好的桥梁——在获得九锡仅半年后,王莽就顺理成章地用起了大量逾制物品,俨然成为“摄皇帝”。三年后,王莽更是从假皇帝变成了真皇帝。
不难看出,王莽将九锡化作了自己夺权的工具,九锡制度成了禅让的前一级台阶。
而在王莽之后,曹操也堪称借九锡形式实现王朝鼎革的典型。虽然曹操未曾亲自实现称帝,但在曹操、曹丕父子创业过程中,曹操加九锡以获爵立国,是曹丕继位并夺位的前提。
这种先加九锡,再封公立国,最后通过禅位夺权的套路,既是对王莽之举的“继承”,也是曹家父子的典型创新。
三、九锡易代之变形
王莽发轫开创,曹氏强化定型。经过西汉末与东汉末的两次加九锡,九锡制度在被动之中基本完成了自己从奖赏制度到窜权工具的转型。只不过在后世,九锡易代的实践多少还是存在一些变化。
譬如在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之前,涉事的诸位藩王都曾利用权势强迫中央赐其九锡。
赵王司马伦在加九锡后更是马不停蹄地逼迫惠帝禅位于己。结果司马伦很快成为众矢之的,谋逆之举以失败告终。但他这个国贼,反倒倒戈,追究起当初上书替自己作请赐九锡与禅位诏书的人的责任。
在东魏,权臣高欢在死后还曾被加九锡。策划这场九锡易代的并非高欢本人,而是其子高洋。高欢在世时,高欢与宇文氏的势力不相上下。故而高欢以为自己窜权准备还不充分,尚无加九锡之必要。
而在高欢死后,其子高洋所面对的政治环境其实并无好转。但高洋认为若继续等待,反倒可能失了机会。故而他想出追赠父亲九锡这一迂回之法,在抬高高欢之地位后才最终强硬夺权,建立北齐。
不过说到底,自王莽之后,九锡的意义大家都心知肚明。窜权这种事,也是赢了就上“天堂”,输了就只能去“地狱”。所以在王莽之后,也不乏桓玄等加九锡却最终夺权失败的人物。“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也就是他们这些倒霉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