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九城-四座开放的皇城门与九座紧闭的内城门
如果您是老北京您一定听说过四九城这个词,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四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
其实这四九城呀代表的是北京皇城和内城的城门。四是指四座的皇城门。也就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和万人敬仰的天安门。除了天安门外其他三座城门和皇城墙都已经消失。不过您沿着长安街、平安大街和东西皇城根转一圈还能找找到诺大皇城的感觉,一圈一共11公里。
北京内外城与皇城宫城图(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会问了这个皇城不是紫禁城吗?实际紫禁城是宫城,故宫就是过去的宫城的意思。故宫是皇帝的宅子。这个皇城其实就是为故宫服务的城外城。因为面积大,在明代这里里设置了故宫里装不下宗庙、官衙、内廷机构、仓库,皇家园林等设施,一般太监宫女侍卫的宿舍也在这里,所以皇城是普通百姓进不去的。但到了清朝,就又把明朝的皇城里的臃肿的机构都撤了,统一设内务府掌管,优化了机构,腾退的房间。就变成了、寺庙、民宅、店铺,所以百姓也就能进入到了这个皇城里。不过他们也不是一般百姓,而是旗人后裔,也简称京旗集团。
说完皇城四,再说下四九城里的九,它则代表的是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北京内城是明朝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后来又在它的基础上建了外城。比较可惜的是,北京内城的城墙和大部分城门都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北京地铁的开工,彻底消失了,而消失城墙的地下却又建起了北京二号线,所以坐二号线一圈就等于环游了老北京内城了。另外在二号线里,除了德胜门,其余八座城门都有自己的站名。所以这九座门就是东边的朝阳门,东直门,西边的阜成门,西直门,北边的安定门,德胜门,南边的崇文门,宣武门,正阳门(前门)它们三也被称为前三门,不过有坐过北京2号线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了,这北京二号线里还有个建国门、复兴门、和平门三个门,但实际它们都不是城门而是民国和日伪时期开辟的门洞。
北京地铁二号线
就为这九座城门,大清时还诞生了个官职,就是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在大清先是正二品,后来又升到从一品,它掌管九门安全,其职责有点类似北京卫戍区司令,但实际权限还要大。
有人会说一个看城门的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权利与官品,这还要从一个制度说起,这就是旗民分治。这个制度简单说就是旗人和汉民分区而住,并享有不平等的待遇,因为满清刚刚入关,满人政治基础还不够牢固,顺治年间满汉的人口比重是1:100,作为少数派的满人,从安全角度、阶级权益角度出发,故而设置此不平等政策以保证旗人阶层的利益。在此制度的背景下,这京城明代遗留的原住民(汉人百姓)全被轰到了外城,内城就全住了旗人。而且这个政策,也不光是在北京城,一些省城和军事重镇也都采取的这种旗民分治的政策,像广州,西安,成都大清时都有满城,比如成都吧,少城住的就是满人,大城住的就是汉人。清初时旗人实际也不是一般百姓,都有军户身份,让自己的亲信掌控各大城防要地,以军充民,化解城防重任。
北京八旗内城分布图
广州,西安旗民分治图
这内外有别,在此酷政下京城就必然要在内城设置位高权重九门提督一职,以便有效掌管九门安全,严控汉人老百姓不让他们随便进入内城,那会九门提督的官署也叫“步军统领衙门”这个衙门也被称为北衙门,而当时北京老百姓都管他叫“阎王殿”,可见老百姓有多怕它。
不光百姓,这外城的衙门也不能干预这内城的事,光绪时,外城衙门干警跨城区进内城缉拿案犯,结果朝廷直接追究了“九门提督”的失职,并问了外城衙门的越权的罪过了,更可怕的是连汉人官员不能随便进内城,这也是为什么纪晓岚的这种汉人官员的故居也都在外城的缘故,现在想想大清时做这些汉人高官也挺惨的,这个清朝皇帝比较勤勉,上早朝时间都五六点钟,这些官老爷们三点就要起床,大冬天,北风吹着,大老远的跨城区通勤,您说是不是也挺不容易的。不过乾隆年间也特许过一些年长的汉人官员进驻内城居住,他们的子孙后来也就沐浴天恩的住在了内城了,这些沾了光的高官就包括我们熟悉的“刘罗锅”刘墉,所以它的故居也就在内城灯市口礼士胡同。所以您看这打大清时这内城的户口有多么金贵,故也留下了东富西贵的说法。
这内城住满了八旗,大门又有九门提督帮看着,皇帝的安全感也就爆棚了,另外康乾盛世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最大规模人口增长, 没多久内城的旗人也已经人满为患了,也许就是出于这两点吧,皇城的大门也就打开了,也就有了前面所说的皇城里住上旗人百姓了,一些八旗和他们的家属搬进来了,这人搬进来了,商业配套也自然陆续跟上了,所以在皇城里做大小买卖在哪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人越来越多,清代皇城的“门禁”制度却越来越宽松。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中记载:“皇城内居民甚稠,故东安、西安、地安三门闭而不锁,民有延医接稳者,不拘时候,得以出入……”
1900年开放的北上门老照片(图片取自网络)
清末洋人所绘开放的皇城(图片取自网络)
不过大清还干了比开皇城门更狠的事,就是拆上门,上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大明时紫禁城外呀还有个内皇城,有12个上门(清人撰写的《明会要》中记载:“皇城内宫城外十二门。十二门者,北面四门,曰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曰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曰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这12上门当时都有重兵把守着紫禁城的安全。大清一上来把这个东西两侧的8个上门都给拆了,只留了北边的4个门,不过到了清末的时候这4个上门的门也都不关了,所以很多外国摄影师也拍了景山前街和神武门的照片。
明代所设12座上门
不过这放松的门禁也确实惹出过祸患,嘉庆年间就出现过平民刺杀皇帝,天理教攻入皇宫的事件,害得嘉庆发布了罪己诏,这些事件也难免和满清的门禁宽松有关。不过开放的皇城门看似宽松开放了也显得平等了,但实际内城的城门却关的更紧,对外城的百姓却也更不平等了。
作者:一名京人话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