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翰林院是干什么的部门(我国古时候唐朝开始设翰林院)
翰林院是个什么地方?
古代科举考试的顶峰,就是进士及第,那么中了进士的那批人,都怎样了呢?
自有科举以来,古代文人的出路就是做官,学而优则仕嘛,奔着仕途而去的学子们,经过层层选拔,关关考验,终究跳到了龙门边上,能否最终成为忠臣良将,就看皇帝是否看得上你了。
看得上,你进了一甲,要知道这里只录取三个人哦,他们的荣光是无与伦比的,第一可以赐“进士及第”;第二赐“进士出身”;三名“同进士出身”。何等荣耀!
您要说了,苏东坡厉害,那不也没当状元嘛,那是意外好吗,没有他导师欧阳修的操作和误会,谁能和苏大学士比肩?
历朝历代,状元名头大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文天祥,杨慎,哪个都是冠盖京城,名动天下。
可是话又说回来,你做了状元,官当得好不好,跟你学问大不大,有关系,又没有百分百的因果。文章这东西,各花入各眼,哪有百分百标准?
所以,后来进士们的官运和仕途,就要看他们在翰林院里的修为啦。修为好的,很快被提拔重用。
唐朝开始设翰林院,就是为朝廷、为皇上起草重要文件的一个机关,都不算正式部门,专门为皇帝提供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等方面的人才,甚至被称为“天子之私”。
到了宋代,才和科举联系起来,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明清则为“内阁”取代,成为重臣和地方官员的进阶之地。那些进士们,在这里修史篆书,或者成为皇帝的老师。
古代的翰林,必然是高学大才,在各朝各代,都是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欧苏,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因为皇帝钦点,又被称为“点翰林”,这可比看上举人的范进不知要荣耀多少倍了。
以上名宿大家,成为一代代文人的代表,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不过,在帝王手底下做事,日子也不好过。
成为精英中的精英,随时又可能才华过高招致天下人嫉妒,乌台诗案几何苦,变法去京卧金陵。贵为宰相又如何?翰林院里是非多。
也有的翰林,不见得很有名,不见得很富贵,只做了皇帝的老师,就赐了翰林府,那也是有的。
比如嘉庆皇帝老师王尔烈,一生清贫,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让他到安徽铸钱去,捞点外快,结果他老人家回来后只带回来三枚铜钱。嘉庆一感动,得,赐了个翰林府,就在现在的辽阳。
翰林故事多,翰林水颇深,翰林者,舞文弄墨者之林,相当于现在的中央书记处,中央秘书处。历朝历代,纯粹者与污秽者,莫过于文人。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