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之-灭赵之战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经过秦国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强兵富民、开疆拓土,秦国的国力已经独步天下、傲视群雄了,客观上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秦始皇(来自网络)
秦国自孝公变法图强至秦始皇即位,期间共历六世,为时113年,期间未出现一任昏君,世世相承,到了秦始皇即位时国力盛极一时,六国无与能抗。
秦国当时的国土北起上郡(今陕西榆林),南至黔中郡(今湘西之地),已据有中原之大半,中原北部西部的险要之处已全为秦国所控,从地理形势上来看,秦统一天下的进展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于是,李斯便提出灭六国之建议,“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秦始皇为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雄主,于是决然采纳李斯建议,一改过去蚕食缓进的国策,改为急进鲸吞之举。
李斯(来自网络)
秦始皇把矛头首先对准了赵国,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拥有地方两千里,国富兵强,代有名将,如赵奢廉颇乐乘李牧,累败秦魏齐燕,曾是山东六国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惜自孝成王以后,统御无方,国力日衰,尤其是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即便如此,赵国国力犹存,秦国欲灭赵国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秦国采用北路进攻伐赵之战,自始至终由王翦挂帅,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8年,前后历时9年,大的战役共有三次:
王翦(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次伐赵:王翦首次伐赵,以主力军越太行山进攻赵都邯郸的西方和北方,另一路军进攻邯郸的南方。主力军分两部分,一部分王翦率领,另一部分由杨端和率领,分别攻占了阏与(今山西黎城)、镣阳(今山西辽南),另一路军由桓龁率领,攻占了邺邑安阳。秦两路军总兵力三十万人。
赵军抵抗秦军,总兵力约二十万人,也分为两路,西路以李牧为将抵抗王翦,南路以扈辄为将抵抗桓龁。双方拼死鏖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来秦军桓龁进攻扈辄,迂回扈辄军左侧北,斩首十万人,扈辄阵亡。
赵王迅速调李牧反攻南方,李牧击败桓龁后复回西路,秦桓龁军乘机夺回宜安平阳与武城(今河北磁县)等地。
李牧(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次伐赵:王翦因第一次伐赵主力军为李牧所阻,于是改变作战方略,主力军改由太原出井陉关以攻邯郸北,另一部军仍攻邯郸之南。
李牧对此方略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将王翦阻挡,使之无法进出山隘,王翦的另一路由桓龁率领的军队也被司马尚率领的军队扼住,不能进展,于是各自罢兵休战。
秦国的两次伐赵都被李牧所挡,无功而返。于是另辟蹊径,暗地使人贿赂太监郭开,中伤李牧和司马尚,公元前229年,赵王迁罢黜李牧和司马尚,让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抗拒,赵王令人逮捕并杀之,同时废掉司马尚。
第三次伐赵:王翦以第二次伐赵的方略再次攻赵,亲率主力军攻邯郸之北,击破赵葱军直逼邯郸,并杀死了赵葱。杨端和率领的桓龁之部进攻邯郸之南,颜聚逃亡,于是王翦和杨端和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亡国。
王翦与李牧的军事才能堪称敌手,史家向来把翦牧并称,同列“战国四大名将”,然结局各异,一个遇到了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一个遇到了自毁长城的昏庸之君。其实,六国的灭亡并非没有良将,而是太多庸主,让人唏嘘,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