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舰什么样?舰长是谁?一条微信为你揭秘
6月5日,《解放军报》第5版在“我和我的祖国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栏目,报道了遂宁舰的相关内容。
遂宁舰什么样?
舰长是谁?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海军遂宁舰舰长杨彦斌
——在 最 好 的 年 华 遇 见“ 你 ”
海军遂宁舰舰长杨彦斌
往前推10年,没有人会想象得到,杨彦斌会如此幸福幸运——那么多的好事,他都能在最好的年华里一一遇见。
个子不高,不算帅,头发短短的,站在广州街头,一点儿不起眼。这是当时的大学生李柯对他的第一印象。李柯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她说:“当时他身上那种军人气质,一眼就看得出来。”
时光就像一位魔术师,让杨彦斌在最好的年华有那么多遇见——
遇见爱情在最好的年华。第一次遇到李柯时,杨彦斌24岁,是某导弹快艇大队的参谋,正是“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当时的李柯,不到21岁,是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年轻、美丽、热情,充满活力。
遇见梦想在最好的年华。上军校第二年,“大舰梦”的种子像一块滚烫的铁,“烙”得他整夜睡不着觉。10年后,他在舰长“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轻型护卫舰遂宁舰的首任舰长,向着实现梦想迈出了大大一步。那一年,他33岁。
在杨彦斌看来,人生的幸福,就是遇见一个时代。他说:“幸福很多时候就是人与时代的缘分。我,碰巧遇见了这样的时代。”
我是遂宁的护“宝”人
遂宁在哪里?
就任遂宁舰实习舰长后,杨彦斌铺开一张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缓缓滑动,试图触摸成都平原上那座发展势头强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有时他会想,如果没有来到这艘舰上,他和这座城市会不会永远无缘相见。
遂宁舰什么样?
长长的码头上,这边是银灰色的遂宁舰,那边是迷彩色的某型导弹艇。数百米距离,两代舰艇,很近又很远。
在这里,杨彦斌经历了近年来濒海护卫力量从艇到舰演进的过程。遂宁舰驶进港口的那一刻,他充满骄傲与自豪,瞬间想起父亲以前说过的话:富户人家农具多。
武器装备自然不能和农具画等号,但其发展规律并无二致。“富有,越富越有。穷对付,越穷越对付。”
从艇到舰,由小到大,不仅意味着武器装备的换代与更替,更代表着作战能力的拓展与延伸。从护卫舰到轻型护卫舰,由大到小,不仅意味着护卫舰类型增加、更加灵活,更意味着护卫力量之间分工更细、衔接更好。
“这绝不是吨位的简单加减,而是由鲲向鹏的转变。”他说,遂宁舰舞台很大,大得可以在大吨位驱护舰走向远海大洋后,能够挺身而出,守护“蓝色庭院”。
改变何止这些?杨彦斌走出军校大门的那一年,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刚结束海上漂泊,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大连进发。现在,中国已完成航母从“用起来”到“造起来”的跨越,辽宁舰已入役6年多,国产首艘航母海试紧锣密鼓。中国“舰谱”正不断完善。
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提升、体系化的发展和更加精细的分工。
“我是遂宁的护‘宝’人。”上次说这句话是在年初,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在遂宁市参加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杨彦斌有足够信心说这句话。因为,2018年,他带领全舰在入列仅一年的情况下,在海军组织的两次比武竞赛中勇夺三项第一,荣立了第一个三等功。在南海海域,遂宁舰与其他舰艇组成方阵,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海上检阅。
“既然是护‘宝’人,就不能让其受损,从舰体到荣誉。”
青春就是一种资本
按杨彦斌的说法,遂宁舰有两个生日。一个在2016年,它由湖北某地正式下水。另一个在2017年,它在南粤之滨入列。
无论从哪个生日算,遂宁舰都是一艘名副其实的青春之舰。
青春之舰遇见的也是一群年轻的舰员。这群年轻舰员开始时对遂宁舰的认知都是“0”。很多人会认为“0”很轻,杨彦斌却说,“0”很重,而且是那种前所未有的重。
从“0”出发,需要勇气,更需要格局。杨彦斌当时的动员词很短。他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我们要用青春对碰青春,早日让战舰驰骋在蓝水之上。”
赶路是必须的,而且这是一次不断加速的赶路。杨彦斌说,为打造“种子舰”,他要带着大家体验一下“高考冲刺”的感觉。
新舰员是海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底子显然不差。但是,现在的要求是:从“0”分快速提升到“100”分,而且没有太多时间。
非常时期须用非常思维。他决定给全体官兵“加料”。除集中培训大餐外,天天提供“餐前甜点”。
“餐前甜点”听着诱人,真正享用起来有点“酸”。因为,“杨舰长提问的,往往是易忽视的知识点。”“餐前甜点”其实是互助帮学,你问我答,实时抽考相关专业知识。
这期间,杨彦斌既当陪练,也当学员。就在官兵由“快被逼疯”到“完全习惯”这一模式的时候,考核结束了。全舰官兵个个过关。
“‘种子舰’官兵要能看得出来。”杨彦斌对这一要求还有补充,“无论是从成绩、作风,还是从观念。”
从“0”出发,曾让一些舰员有点心怯气短。有的人还自我安慰:“单位刚组建,前一两次考不好可以理解。”
杨彦斌想发火,后来一想忍住了。“精兵至上、勇争第一”的“舰训”他没有讲清楚,这次是自己的责任。在后来很多公开场合,他都说类似的话,“作为单位首舰,遂宁舰没有历史。但它的‘过去’必须从一开始就辉煌。它辉煌的‘过去’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肩上,由我们现在来书写。”
“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和牙无关。”这句话外人不懂,遂宁舰的骨干懂。意思就是:想方设法,全力拿下。
全训考核是官兵要过的最难关口。每天,杨彦斌都会提醒大家,距哪类课目“考试”还有几天。官兵也给自己加油:“拼了,决胜就在今天。”
手一抹一甩就是一把汗。杨彦斌奋斗的姿势不算帅,但奋斗出的成绩“很帅”:从遂宁舰接装到全训考核合格,他们只用了两年多。期间,还为后续舰艇输送了9名干部、36名士兵骨干。
青春真的是一种资本。高强度对撞带来的是令人欣慰的收获。
各种荣誉蜂拥而至,集体三等功、战区海军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练兵备战先进单位、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
杨彦斌也被海军评为海上阅兵先进个人,被南部战区海军评为转型精英先进个人、练兵备战先进个人、正规化管理先进个人。
“‘种子舰’就是‘种子舰’。”这是别人带着佩服的点赞,也是杨彦斌渴望达到的境界。
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担当
杨彦斌很庆幸有这样的“海洋”托举自己。他说,有时还会做那个梦:指挥着一艘大舰,与无数战舰一起,劈波斩浪,驶往深蓝,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全新的战舰 全新的气质
■作者 黄永玫
南海阅兵是我们舰第一次精彩亮相。去年4月,作为阅兵方阵中最年轻的一员,遂宁舰光荣地接受习主席检阅。现场聆听主席号令,全舰官兵深受鼓舞、倍感荣光,铁心向党的信念更加牢固,维护核心的意志更加坚定,练兵备战的热情空前高涨。
海军遂宁舰驰骋在祖国的海疆。 万松涛摄
军人因战而存、战舰因战而生。战斗力是军人追求的永恒目标。同样是在去年,我们齐心协力、精心准备,初出茅庐的遂宁舰,首次参加海军“雷电杯” “战神杯”竞赛性考核就取得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年底,我们舰有6名官兵荣立三等功,先后有20多名官兵被选调到后续舰艇担任专业骨干,遂宁舰也荣获了它的第一个集体三等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不会有丝毫犹豫。今年4月,遂宁舰在一次试验试航过程中,突遇地方“盛泰”号货轮失火。我们反应迅速、组织有序、处置专业,与地方救援船密切配合,成功营救15名遇险船员。
遂宁舰驶向深蓝的航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将不负众望、再接再厉,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