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松生平简介 张松的故事 张松是怎么死的?

三国张松生平简介 张松的故事 张松是怎么死的?

三国人物张松生平简介:张松的故事是怎样的?张松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张松?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张松生平简介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

建安十七年(212年),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所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

张松的故事

张松,字子乔,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而很有才干;他认为刘璋暗弱,在他手下不足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经常叹息。

赤壁之战前夕,张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不被礼遇,因此怀恨曹操,劝刘璋改为结交刘备。进而,张松与好友法正一同密谋出卖刘璋,将益州献给刘备,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

张松是怎么死的?

后来,刘备假意离开益州,张松写信劝阻,被兄长张肃发现并告发,被杀。

张松的艺术形象

一、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张松字永年,是与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混淆所致。

蜀郡人,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于第六十回登场。张松长得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但很有才干,可过目不忘。张松奉命出使许都,结果不被曹操礼遇,言语顶撞曹操,被乱棍打出。

张松归蜀时途经荆州,为刘备所厚待,于是将西川地理图献予刘备,劝刘备取益州,愿为内应,并派好友孟达、法正帮助刘备。

后来,刘备入蜀后假意归还,张松信以为真,写信劝阻,被兄长张肃发现,被告发,全家被杀。

二、影视形象

1994年《三国演义》:张炬饰张松;

2010年《三国》:刘亚津饰张松。

如何评价张松?

一、总评

1、其貌不扬,其才不凡

就在曹操拿下荆州,刘备逃之夭夭之际,据守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惶惶不安,基于西瓜偎大边的“西瓜效应”,他派“别驾”(官名)张松担任特使,去向曹操交好。

张松这人头脑灵活,见识通达,可惜其貌不扬,个头矮,放荡不羁,看起来很不起眼。曹操刚克服荆州,志得意满,张松这模样他哪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极为冷淡。

担任主簿的杨修知道张松是个人才,劝曹操吸附。曹操不理,张松不满。回到刘璋身边,适逢曹操赤壁兵败,张松便力劝刘璋和曹操绝交,和刘备结盟。

三年后(建安十六年),刘备进入益州。从事后结果来看,此举无异于开门揖盗。但一来刘璋见不及此,二来手下谋臣张松力荐,因而引进刘备势力。

张松引狼入室,惟恐此狼不便吞并,还手绘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报告给刘备。

刘备不嫌张松丑陋,接纳了他,后来反客为主,并吞益州,取得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的资本,难怪《三国志》裴注引习凿齿云:“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

三国刘卲写《人物志》,谈到鉴识人才之难,特别难在“二尤”——尤妙和尤虚的人。其中尤妙指的是特别出众的人才,不见得很抢眼,“或以貌少为不足”、“或以直露为虚华”,——这些人也许貌不出众,看来不怎么样;也许直率表露,缺乏翩翩神采,但若视为无用卒子,那是大错特错。

史书说张松“短小放荡”,这就是《人物志》指的“貌少”、“直露”,曹操便这么鉴识错误。

2、过目不忘,倒背如流

关于张松如何伶牙俐齿,不讨曹操的欢喜,又如何聪明机智,正史所载不多,《三国演义》倒有相当精彩生动的描绘。除了写张松逞口舌之快,揭曹操疮疤,并且描述张松过目不忘的特异功能。

第六十回 写杨修见张松恃才傲物,想折服他,便取出曹操撰写的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瞧瞧。张松阅毕,大笑说:“这书的内容我们蜀地的小孩子也能背诵,这哪是什么《新书》根本就是战国时代无名氏所作,被曹丞相抄袭窃取。”

杨修不信,张松当场把曹操的兵书倒背如流,一字不错。杨修不相信曹操是文抄公,可见张松记忆力之强。他把张松推荐给曹操,但张松长得过于抱歉,“额镢头尖,鼻偃齿露”,额头像锄头,头尖,鼻塌,牙齿外露,曹操不信张松这种样子会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以为古人和他英雄所见略同,他的新书才会和战国时人所撰雷同,一羞之下便烧了《孟德新书》。

由此可见,张松确为杨修一样的才华之士,但自己密事不周,最后弄得身首异处。

二、历代评价

司马光:益州别驾张松与正善,自负其才,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罗贯中: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

毛宗岗:观于张肃、张松,而有慨于兄弟之间也。一则卖主求荣,而不告其兄;一则惧祸及己,而不顾其弟。在同胞之兄弟且然,而况备与璋之以同宗通谱者耶?

蔡东藩:但张松法正并为璋臣,璋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必卖主而求荣,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诛宜也!法正特幸而脱祸耳,是可为后世之不忠者戒焉。

食禄应思勉效忠,如何卖主妄邀功?西川未去头先落,奸猾由来少善终。

相关推荐

​夷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过程结局介绍

​夷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过程结局介绍

158

夷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过程结局介绍 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历史介绍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历史介绍

111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历史介绍 拜占庭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 ,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订立背景及具体内容介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订立背景及具体内容介绍

194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订立背景及具体内容介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 “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

​普鲁士是如何崛起的?普鲁士历史发展介绍

​普鲁士是如何崛起的?普鲁士历史发展介绍

102

普鲁士是如何崛起的?普鲁士历史发展介绍 在日耳曼北部的荒凉地带,一个小国迅速崛起,它就是普鲁士。普鲁士的 历史 就是一部疆土变迁史。公元9世纪,查理曼大帝将欧洲的文明中...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148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邓曼。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13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

​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之后的全国形势

​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之后的全国形势

91

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之后的全国形势 平津战役 的意义: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强大的东北野战军已成为战略机动力量,随时都可参与其他任何战场作战。华北...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82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年(1360年)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昌为统治中心、“尽有江...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

85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 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 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 年),为齐桓公领导诸侯称霸中原之年。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失去...

​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

​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

83

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

​陆秀夫生平事迹简介 陆秀夫跳海处在哪?

​陆秀夫生平事迹简介 陆秀夫跳海处在哪?

128

陆秀夫生平事迹简介 陆秀夫跳海处在哪? 陆秀夫生平简介:陆秀夫事迹有哪些?陆秀夫跳海处在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陆秀夫生平简介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

​《开罗宣言》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开罗宣言》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27

《开罗宣言》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开罗宣言简介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

​袁天罡是一个怎样的人?袁天罡是怎么死的?

​袁天罡是一个怎样的人?袁天罡是怎么死的?

70

袁天罡是一个怎样的人?袁天罡是怎么死的? “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袁天罡利用着称骨算法和自己未卜先知的神奇预言故事,直到现在仍然是世人心目中如神一般的人物...

​战国时期魏国军事家:吴起是怎么治理军队的?

161

战国时期魏国军事家:吴起是怎么治理军队的? 一、“先和而造大事”。 吴起认为,治国治军有“四不和”,即“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通“阵”);不和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