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是什么官,刺史是什么朝代的官职?
刺史是什么朝代的官职
1、刺史始设于西汉武帝时,全国分十三州,各州置一名刺史,职权是“察举六条”,简单说就是监督检查地方官员,按照以卑察尊的思路,其秩不过六百石(地方诸郡太守秩二千石),相当于现在的省纪委书记。
2、汉代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官吏,秩二千石,代替原来的州牧,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3、以后至宋代均有设置,但因“州”的设置不断变化,最初的州相当于省,经过南北朝至唐代已缩小为一个市级辖区,和太守名称也常互相交替使用,如柳宗元为柳州刺史,仅管现在的柳州一地,相当于柳州市长。宋代刺史只是虚衔,无具体职权。元代以后未再设置刺史。
神断狄仁杰中刺史,长史是现在什么官职
神断狄仁杰中刺史,长史是现在的省长,他权利比省长更加的厉害,因为他掌握了整个省的所有东西,他一个人包揽所有。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刺史在古代是什么官职呢
“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是皇帝所使的意思。至汉代,主要是负责督察郡守,汉代制度,刺史掌管六件事:1、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2、郡守是否奉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私、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奸;3、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以及治内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蜚语;4、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5、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6、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
到清朝,刺史就仅是州官的别称了。
因此刺史前期是相当于现在的省纪检委的书记,后期权利扩大相当于省委书记了。
三国时期的州牧、刺史、太守分别是什么样的官职
州牧最大,刺史其次,太守最小。
州牧是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东汉时天下分为十三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州牧位高而权重,是各郡太守的上级。
刺史本是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负责监督一州之内的所有太守,没有行政、军事权力,行政级别也远远低于太守。后来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有了本州的行政权、军事权。但毕竟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无法与州牧相比。
正常情况下,朝廷在一州之中是只设刺史,不设州牧。因州牧位高权重,治辖数郡,容易尾大不掉。东汉末年四方叛乱的情况下,刺史的职权已经不足以安定各州了,所以才开始设置州牧。后来割据地方的军阀也纷纷自立为州牧。
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太守管辖的地方只有一郡,但权力却很大,除了负责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三国时代的不少太守,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那些赫赫有名的枭雄,早期大多担任过太守。比如袁绍是渤海太守,曹操是东郡太守。后来两人分别升职为冀州牧、兖州牧。
州牧和刺史分别是什么级别的官,两者之间谁更大,职权上又有何区别
先谢谢您的邀请,在《三国演义》,州牧和刺史是经常会出现的两个官职,很多朋友弄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从本意看,“牧”是管理人民的意思,“州牧”就是指一州之长,“刺”即检核问事,“史”为御史。“刺史”则是监察御史之意。刺史之职始于秦代,汉初得到发展完善,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每一州设一刺史。其主要职权是“监察”郡一级官员。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直到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才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的职权得以最大化。但此时“刺史”的官职并未消失,而是与“州牧”并存。
州牧和刺史同属州一级行政长官,级别上应该算是平等的,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1、职权不同
汉朝时州牧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一切大小事务,刺史只是负责巡查地方官员,起到监督作用。
2、设立背景不同
设立刺史是为了实现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便于管理;州牧主要是为了各州自己招募兵勇,守备城池。
3、中央控制力度不同
汉朝时州牧不仅实现了对行政事务的统管,还掌握了地方军队权力,实际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中央对地方维持微弱的控制;刺史则加强了地方控制,实现了中央集权。
简单概括一下,州牧和刺史同级别,但州牧好似刺史的升级版。如果放到现代作比较的话,我认为刺史=省委书记 州牧=省长+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
以上是我的理解,如有疏漏或偏差,还望指正。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