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谈58岁意外当爸 尔冬升导过什么电影
最近,有几个画面总是在我脑海中重复播放:
这是将在9月9日上映的《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视频物料中的镜头,我对其中孩子进入草原的画面很感兴趣,但对“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了解得却不多。
问了我妈妈,她知道这件事,并且表示想去看电影:
根据妈妈提到的信息,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另一位“妈妈”的故事:
19岁就承担起28名孤儿的养育任务,将少女时光的梦幻视角全都替换成散发着孩子味的回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花季少女将青春重新定义?
“草原额吉”都贵玛
想要了解这样一个用半世纪去践行“爱与奉献”的闪光个体,就不得不将时间拨回到1959年冬天,中华大地经历了罕见的自然灾害,饥饿席卷全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满是因为吃不饱、病痛折磨着痛哭的孩子。而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对此束手无策,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哄好这些孤儿, 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有食物和医疗资源来照顾这些孩子。
孩子哭声响起,揪起的不止是一个人的心。
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找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请他帮忙支援些奶粉。
乌兰夫连声答应,但他想,送奶粉能解决孩子多长时间的问题呢?他提议把孤儿接到内蒙古自治区来,转送给当地的牧民收养。他们把这个想法汇报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欣然同意,并一再叮咛:“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
自此,一幕跨省千里大营救的壮举,急剧拉开序幕!
这段关于孤儿迁移的历史,父母辈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回忆,称其为:
三千孤儿入内蒙
1960年,年轻的共和国面对的是:食物的极度匮乏各种资源的短缺,祖国母亲展开臂膀将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南方孤儿送上北上的列车。1960年3月,寒风凌冽的内蒙古正在等待着一丝暖意驱赶最后的寒冷,迎来草原的春天。
同样经历过那个困难的年代的父母,对这种饥饿与恐慌还是有记忆和感知的,我妈妈就会在平常的日子里囤积食物的习惯,开始我很不理解,但后来明白这是一种生理上的记忆。
临时追加100万元的临时安置费,用以筹建育婴院
1960年由卫生厅提交的“移入儿童预算表”被计划委员会通过,这份文件的内容是,临时追加100万元的安置经费用以筹建育婴院,这100万对于当时的蒙古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要照顾好三千孤儿在内蒙的生活,准备不止于此,更多的困难接踵而至。
首先是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因为物资短缺、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等原因,小朋友处在挨饿和疾病的折磨下,让弱小的生命更加脆弱。当乌兰夫和自治区党委得知情况后,很快做出了解决方案。
一是加快建设育婴院;二是尽快地将孩子们从上海接过来;三一定要等孩子们适应了草原环境再分散到牧民家里;“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绝非一句简单的文案,而是草原额吉壮阔又温润的誓言。
前文提到的19岁少女都贵玛,就是在这个时候承担起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并没有人是天生的母亲,没有过生育经验的草原少女从喂食喂奶开始学习,成为了孩子们亲爱的额吉。
母爱的意义,与时代的烙印成为了父母辈走入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理由。
梦中的额吉
梦中的阿妈 是那样的安详
轻轻地抚慰我 那深深的感伤
亲爱的–额吉
我要插上翅膀飞到你身旁
亲爱的–额吉
我要插上翅膀飞到你身旁
这是蒙古语歌曲《梦中的额吉》歌词,听着这首歌想到幼年时代就要离开自己的妈妈,跨越一千多公里的迁移来到陌生的草原的孤儿们。“额吉”的意义变得异常丰富了起来。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已经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尔冬升导演对于那段历史的理解:既有视觉上的再现,也有情感上的崇敬。
对于这段历史来说,电影怎样的打磨都不会显得“多余“,作为观众的我很期待能沉浸式体验这段历史。
在纪录片《梦中的额吉》中,时年7岁的巴特尔回忆了自己刚到草原家庭时的感受。
当时想要领养这些孩子也需征得孩子本人的同意,政策十分周到,将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都照顾到。回家,确实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在这种完备的政策下,“家”的方向被重新定义。
这种方向每一次的偏转都是爱的催化,当时被蒙古额吉领养的张月英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她在满都拉上小学,放假时淘气没有回家住在了同学家。而她的额吉以为她丢了就开始在内蒙古草原上找张月英,额吉拄着棍子,拿着干粮,水,挨家挨户的问,草原很大,家家户户之间的距离非常远。
额吉就这样徒步走了90多里,当张月英看见已经满脚是泡的额吉,心疼到上前相拥而泣,她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她才是真的懂事了。
而这种感动,很多网友已经在《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视频中感受到。
人类真的对爱与奉献的捕捉向来很敏感,爱也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等这些“国家的孩子”们长大,他们的爱也同样镌刻在草原上。
这种简单却又厚重的母爱、民族之爱、国家之爱,正是父母那一辈经历过的,见证过的,是他们的青春与回忆,他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可以找到共鸣!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马援,直到额吉去世前才知道自己也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员,额吉在病榻前才告诉她的身世,谈到想要给马援找到“真正的亲人,但是没有找到”,言语中带着一丝愧疚,而马援也没有再细问下去。
爱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守护,马援的额吉害怕她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会自卑,就将这个秘密守了一辈子,也宠爱她一辈子,马援知道后又怕给额吉心里负担,没有多问,多做。
怎么解释呢,爱是我们说不清,却又能感知到的体验,真希望所有草原的孩子和额吉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紧紧相拥,永远都不分离。
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在草原上长大,后来上了大学、有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方式和草原对话,反哺他们的额吉。
时代奔涌向前,却总有一些人在历史里静静的守护,当我们偶尔窥见历史的光点,感动与热泪总有让我们忍不住翻开这本民族大爱的典籍。我仅仅是查阅了一点点关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资料就已经被震撼,相信《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制作团队需要更大量的资料寻找与积累才能将这一步跨越地域、时间的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
当我们的父辈看到自己的青春回忆、时代的故事被搬到大银幕幕上时,会和我们这一代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与感动,期待和妈妈一起去看这部电影,看完一定要和她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