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最厉害的神功(金庸小说中武功最高境界的功法)
金庸武侠中不能练到最顶层的:
龙象般若功
金刚宗的独门功法,金轮法王的绝学。共有十三层,虽然第一层仅需要一两年,但越往后越难,每练成一层需要花费固定年月,成倍数增加。而且越到后面越容易出现瓶颈,越难突破。
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练成的,但前五重下来,就要花费六十多年,全部练下来就要花费近千年的时间。
要想练成,或者说在第五重之后取得较大进展,就必须弯道超车。而要弯道超车就要冒着走火入魔的危险。
所以,面对有限的生命,十三重的龙象般若功不过是前人给后人画的饼。小说中金轮法王能练到第十重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乾坤大挪移
明教镇教神功,一共七层。其创立者也才练到第六层,第七层不过是自己根据想象创立的。因为张无忌有九阳神功加持,所以才能突破第六层。
但第七层的功法仍有十九句无法练成。书中已经写明,这是因为当时创立者想象错了,根本行不通。因此该功法天生就有缺陷,乾坤大挪移是无论如何练不成的。
葵花宝典
因为其独特的起步练法闻名于世。但只要练功者下定挥刀自宫的决心,以后相对容易。
但小说中却说,葵花宝典自诞生后,三百年没有人练成。从三百年后,林图远、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等人,对功法趋之若鹜情况看,不惜自宫练剑的大有人在。
如果前人知道这个法门,不应该没有人练成。由此推断自宫练剑这个法门在原本葵花宝典中并没有提到,因为创立葵花宝典的是一名太监,他在习练此
功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自宫问题。这个独特的练功法门,很有可能是林图远在华山所悟。
当年,葵花宝典一直收藏在泉州少林寺红叶禅师处秘不示人。华山岳肃、蔡子峰以做客之名,偷窥并默记了葵花宝典。
两人各记半部,谁知回到华山两人默写出来后,竟然合不上。因为两人都认为自己的正确,所以起了争执。
正在这时,红叶禅师的高徒渡远禅师,也就是林图远奉师命来到华山,劝两人不要妄练葵花宝典。但两人却拿葵花宝典武功请教林图远。
林图远就是在此时悟到,要破解葵花宝典武功的第一步,就是要挥刀自宫。对于此事,林图远应该也并未向岳肃、蔡子峰两人隐瞒。
所以,日月神教从华山抢走的岳、蔡两人的默写版葵花宝典才会有“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之语。这也就能够解释通,为什么到了笑傲时代,有这么多人去练习葵花宝典,而之前三百年间却没有人练成。
很有可能,不论日月神教的葵花宝典,还是林图远的辟邪剑法中的“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除了提示练功法门之外,更重要的是林图远和岳、蔡二人,在警醒后人,练习此功付出代价太大,一定要三思后行。但林图远本人却没有禁得住葵花宝典的诱惑。
不过林图远也好,东方不败也好,他们所练习的来源都是岳肃、蔡子峰两人在泉州少林寺匆忙间默记的残本,根本没有见到全本的全貌。
自然都无法完全练成葵花宝典的武功,更不要说岳不群、林平之了。葵花宝典的正本,早已在红叶禅师圆寂之时烧毁。所以,葵花宝典的武功无人能够完全练成。
少林武功
这里说的少林武功,是《天龙八部》中的少林武功。天龙武功第一人扫地僧曾提出少林武功的一个悖论。
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
这道理本寺僧人却也并非人人皆知,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
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按照扫地僧的“武学障”理论,在少林寺要想武功越高,就要佛法越深;佛法越深,就又不屑提升武功,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但以此推断却是无法达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扫地僧还提到,不仅少林派有“武学障”的理论,其他门派的“知见障”与“武学障”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任何武功都无法达到最高境界。或许,这也是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另一种解释。
社会不断前进,武功水平本来也应该不断前进。但人为划定武功层次,即使武功本身很厉害,却很容易固步自封,让武功失去改进的空间,最后只能逐渐丧失生命力。所以,这些武功绝学无一例外的走向衰落。
由此看来,人们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朝代越靠前,武功越高;朝代越靠后,武功越弱,并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