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是什么意思解释(国画为什么又被称为“丹青”)
国画为什么又被称为“丹青”呢?
喜欢中国画的朋友们大概都能知道中国画“以人物、山水、花鸟三种主要的题材分为了两大门类;以工笔重彩,水墨写意两种主要的画法分为了两大形式。
以民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绘画三种主要的画风分为了三大流派。”
在你儿时手里握着毛笔,蘸上水与墨,跟着老师在宣纸上面画几只小鸟和几朵小花,这个时候也是你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中国画”。
中国画虽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 “中国画”这个名称是近几百年才出现的。“中国画”一词是在明末时由从意大利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第一个提出来的。
而在没有这个名字以前,中国画被叫做“国画”和“丹青”。
利玛窦把西洋画带来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西洋画,而外国人也从来不知道有完全不同于西洋画的中国画。
所以说根本没人会联想到要在画的名称前面加上一个国名来做区别,所以说直呼图画就可以了,为什么叫“丹青”呢?
从两千多年之前国画刚刚被发明的时候,大家总是用毛笔蘸上墨,只能一步一步地用细线条勾画出形象的轮廓,然后小心的在画好的轮廓里面填上颜色。
不管是人物还是山水和花鸟,都采用这种方法。
最早,还没有发明出现在五颜六色的颜料。只有铅粉、雄黄、赭石、石青、朱砂等这几种为数不多的颜色,其中的“丹”(朱砂)和“青”(石青)是古人画画用的最多的两种颜色。
这是因为“丹”和“青”一个暖色一个冷色,这两个颜色在画面上能够产生出最鲜明的对比效果,所以说古人就用“丹青”一词来代表中国画。
后来,丹青的画法发展成为国画的两大形式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工笔重彩画。而“丹青”却慢慢地成为整个中国画的代称,一直流传到今天。
丹指的是丹砂,青指的是青雘(huo),是两种可以用作颜料的矿物质。
在很多人的眼里,国画用的颜料就是市场上管装的颜料加水调和,其实并不是,古人的智慧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
除了丹青两种颜色以外,古人画画时往往会借助很多源于大自然的颜色。
“国画颜料的原料主要从植物、矿物中提取的,比如栀黄就是从栀子花果壳中提取的,而它也是运用于皇室龙袍的颜料。”
产自东南亚的苏木、还有一种特别的树胶紫草茸都是提取颜料的原料,这两种物质再加上茜草,这就成了古代女孩们化妆用的胭脂,“而这种配色,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除了这些以外,用晾晒干的石榴皮磨成粉末状,可以制成国画颜料中的黑色。
还有,从铜矿之中提取出的石绿、石青等都可以制成国画颜料,甚至用蛤贝磨成粉末,就得到了白色颜料之中最好的一种。
因为所有原料都是取自自然界的物质,所以国画颜料非常稳定,颜料能够抵挡住紫外线和高温,但是真正使用时还是要加上一定比例的胶才可以,这一步也是一个非常考验技术的事。
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颜料都可以买到,所以如今还能坚持用这种天然的国画颜料的画家已经没多少了。
或许在以后我们也只能在那些保留下来的古画之中,才能欣赏到中国画古老颜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