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制度被唐朝继承了下来
隋朝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制度被唐朝继承了下来?
很多人都在思考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他们认为隋朝本身就存在问题。
很多人眼里的大唐盛世似乎跟隋朝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则不然。
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当时的富裕程度一度超过了北宋,隋文帝杨坚更是被突厥人尊为圣人可汗。
我们来仔细分析这段历史,不能用现在的角度去看。
比如说为人熟知的隋炀帝杨广,不懂得爱惜老百姓,犯了跟秦朝一样的错误。
昏君似乎就是我们对他的整体印象,别的不说,单说开通大运河这一项就足以超越许多守城之君。
唐朝花了很长时间才刚刚赶上隋朝大业初年的水平,说明隋还是有所作为的。
011:隋朝的两位皇帝负有一定历史责任,可给唐朝留下许多宝贵财富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杨坚,亡国之君也就是第二代皇帝为隋炀帝杨广。
后者的名声远远比前者要臭,实际上两个人可以说都是比较杰出的历史帝王。
然而历史把隋朝灭亡的责任统统推向隋炀帝杨广,其实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元朝的皇帝评价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朝代,事实证明在隋朝粮仓确实堆积成山。
这些粮仓说是说备着灾荒赈济灾民而用,然而自古贪污的事件屡见不鲜。
一层扣一层,能够到老百姓手中的口粮有多少?
再者说隋朝时期设立的粮仓距离许多县比较遥远,天灾发生后有人建议隋文帝拿着粮仓里面的粮食赈济灾民。
遭到了皇帝的一头棒喝,说要拿着这些粮食来供养军队。
北边突厥时而复叛,不怎么稳定,一定要做好准备。
隋炀帝杨广更不用说了,他的问题更多。
一生做了很多大事,除了开通大运河之外,还曾经三征高句丽。
营造东都洛阳,沿着大运河下江南,巡视西域青海漠北等地。
有人说他下江南是为了贪图享乐,隋唐英雄传里面的形象似乎让我们对他的形象永远定格下来。
后来通过慢慢了解隋史才知道杨广所做的这一切都极具战略性,很有远见。
说他是那个时代最有远见的人也毫不为过,而且非常聪明,要不然隋文帝杨坚也不会选择他作为隋王朝的接班人。
说完隋朝的问题,再来说说隋朝的哪些制度被唐王朝继承下来。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就是被唐朝继承下来,隋文帝杨坚继位后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
北周的官僚体制效仿的是西周的各项制度,非常原始落后极其混乱。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吏,兵,刑,工,户,礼部。
分工明确有利于开展工作,唐朝完美继承了这一项制度,基本没有更改。
另外就是完善了隋朝以来的郡县制度。
隋文帝杨坚称帝后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州,之下则设县。
唐朝建立后虽然把州改成道,大体上没有改变;隋朝的均田制也被唐继承下来,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归于政府。
最让人值得称赞的便是完善了科举制度,这个制度便是从隋开始的。
隋朝之前大部分的官员多为功臣后裔,寒门子弟很难通过自身能力当大官。
隋朝的两位皇帝通过开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唐朝完美继承了隋朝的所有优点。
022:隋朝的孝治被唐朝继承,敬老养老制度继续继承
隋朝立国虽然短暂,是继唐朝之后又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可也是以孝治天下作为基本国策,隋朝的统治者也好,官员也罢对孝经的研究常常不能自拔。
可惜隋文帝爱佛胜于爱儒学,不太重视学校教育。
使得这些成果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拓展开来,唐朝建立后吸取了隋朝的教训,研究孝经不但是皇帝官员们干的事情,普通百姓也可以从中收获很多宝贵经验。
隋朝对孝这个字还是比较重视,只是不怎么让百姓读孝经。
在隋朝统治者的一致推行下,从高级官员到地方百姓,能够出名的孝子孝行层出不穷。
隋朝政府不但对这些行为做出物质奖励,而且也代表着一种政治待遇。
旧唐书里面这样的记载层出不穷,列如唐朝初年的张志宽等人。
读明朝的历史我们知道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立了敬老院这样的机构,让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士有机会得一安身。
事实上早在隋朝对老者的尊重依然非常明显,只要上了七十岁以上年纪的人如果患病不能做职责上的事情,送给布匹允许他们衣锦还乡。
初次之外为了表彰长寿的老者,还委以他们重要官职。
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年满九十岁以上的人封他们为太守;年满八十岁以上的人则封为县令。
即使处理不了这些事情,可那也代表着一种政治待遇。
唐代建立后对高龄人员的优惠政策大部分继承了隋朝的制度,有一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比如说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对老者的物质恩赏方面做得更好。
年纪满八十岁的老者赐予两石俸禄;年纪满90岁以上的赐三石;到了一百岁以上的增加诸多布匹。
不但如此,唐朝还对这些高龄成员给予一定程度的法律特权。
年满七十岁以上的人如果判刑为流放,则收监终身囚禁;八十岁以上的人如果犯了谋逆大罪,杀人应该同死的情况下可以上报朝廷酌情处理;九十岁以上的人即使必死,也不会祸及家人。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对唐承隋制的一个基本看法,毫无疑问隋朝的确存在问题。
可是隋朝的许多优良制度的确被唐朝继承下来,这一点上来说隋朝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