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万人,谁懂真正的北京?
北京,一座容纳着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
在这里,每天有超过1000万人在全市的27条地铁线路中穿梭;
每天约有300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约有400个新生儿诞生;
每天有4000多场精彩或无聊的影片在影院上映;
每天有超过20000吨生活垃圾被源源不断地制造、清运和处理。
图/视觉中国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我们每个人所接触到的,往往是这个巨系统的一个小小局部。
而城市的其他部分,也许是离我们太远,或是太低调,有时还因为我们自己的粗心而不为我们所知。
这有些可惜,因为当你发现这个巨系统中的每个部分其实都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时,很奇怪地,这个原本摸不到边际的庞然大物反倒显得小了、具象化了,而且可能会比你印象中的可爱一点儿。
这便是《京城绘·山川风物》这本书所希望实现的:用图像讲述这座城市里那些陌生的熟悉事。
今天,带你开启一段充满自然气息的北京之行。
北京之巅,游山之旅
北京这样一个超级大都市,很难想象,它会与“多山”有关。
在北京1.64万平方千米的辖区范围内,山地面积占比竟然超过了60%!也就是说,北京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被山峦覆盖。
图/视觉中国
这些大地的褶皱诞生于大约两亿年前一场规模宏大的地质运动,板块间的碰撞使大地剧烈抬升、弯折、撕裂,形成了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的壮观山脉,如同屏障一般拱卫着北京城。
图/视觉中国
当你站在北京城的高处眺望西北部的群山时,一定能感受到“层峦叠嶂”,上亿年的地质作用使北京的西、北、东三面,形成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山脉,这些山分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基本都是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
离北京城近的山,一般都比较矮,远山相对较高,人为干扰比较少,更加原生态,这些山脉将北京城围合在一片“风水宝地”。
北京层峦叠嶂的山。图/视觉中国
东灵山和大海陀山是北京最高的两座山,海拔高度均超过了2000米,雄踞在北京的西部和北部边界线上。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这里孕育出了北京难得一见的亚高山草甸自然景观,滋养了数百种珍稀动植物。
北京灵山。图/视觉中国
东灵山位于北京最西端的边界线上,海拔高达2303米。因为高海拔的缘故,这里四季的气候和北京城区差异很大,夏天的气温差有10-12℃,可谓名副其实的京郊避暑胜地。
灵山的五座山峰中只有东灵山在北京界内,故北京人说的灵山就是指东灵山。
北京灵山。图/视觉中国
灵山的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变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7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等高原物种在北京的唯一天然养殖地。
北京灵山。图/视觉中国
灵山美景可概括为“一烟二洼五坡”。
“一烟”指南洋沟,因风起沟壑间如烟雾而得名;“二洼”指高叫洼和九龙洼:高叫洼因空谷回音而得名,九龙洼则因山势形似九条巨龙,盘伏于高山草甸之间而得名;“五坡”指黄花坡、韭菜坡、杜鹃坡、刺玫坡和榛子坡,均以当地特色野生植物来命名。
北京灵山。图/视觉中国
海坨山位于北京延庆与河北赤城的交界处,由大、小海坨两座山峰组成,大海坨山海拔2241米,是北京的第二高峰。
北京海坨山。图/视觉中国
由于海坨山位置靠北,气候寒冷,山上平均气温常年比北京城区低13℃左右,初雪时间非常早,雪期长,每年四五月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山下山花烂漫、山顶白雪皑皑的神奇景观,人称“海坨戴雪”。
北京海坨山。图/视觉中国
和灵山一样,海坨山的植被也呈垂直分布,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在华北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海坨山两座山峰之间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脊上,有一大片南北向的平坦草甸,每到夏天,这片草甸上的野花次第开放,特别是成片开放的胭脂花,景色相当壮观。
北京海坨山。图/视觉中国
不光是植物,海坨山也是候鸟们迁徙的必经之地,还是中华斑羚、豹猫等珍贵野生动物的乐土家园。
北京之源,玩水之行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是座缺水的城市,这并没有错,但是缺水并不意味着北京没有水和水的故事。
事实上恰恰相反,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北京城。
夕阳下的北京河流,金光灿灿。图/视觉中国
北京共有五大水系,从西到东依次为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其中,只有北运河水系是发源于北京境内的“本土”水系。
俯瞰北京的河流。图/视觉中国
北京位于海河流域,海河的潮白河、永定河等重要支流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北京,一度为北京带来了充沛的水源,甚至在很长时间内,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还要担心洪水的问题。
北京顺义潮白河。图/视觉中国
比如总是“不安定”的永定河。永定河被称作是北京的母亲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天池,流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是北京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河段长169.5千米,流域面积3168平方千米,也是北京市内最古老的河流,北京城就是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发展起来的,她孕育了北京,也深刻地影响着北京的发展。
北京城市里的河流。图/视觉中国
历史上永定河的河道不断迁徙,并逐渐南移。自元代开始,河道迁徙频繁,水患日益严重,导致永定河下游河道在北京西南部来回摆动。
永定河。图/视觉中国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对永定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浚筑堤束水及人工改道,固安以北河道开始稳定,康熙皇帝将治理后的无定河赐名“永定河”,此后永定河下游大约仅稳定了40年。
北京永定河畔。图/视觉中国
虽然北京已经形成了多源供水的水源格局,但地下水仍然是城市的供水来源之一。北京是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可以说,地下水是北京的一座大金库。
地下水从1960到2020的水位变化,从逐年减少,急剧下降,到2014年南水北调进京后水位回升。图/《京城绘》
历史上,北京的山间和平原地区都曾有过许多泉水资源,比如北京最著名的山泉——玉泉山的玉泉,它是金、元、明、清时北京城的重要水源,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山。图/视觉中国
比如万泉庄,也有一处大型泉群,是明清时期附近园林的水源。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此建造泉宗庙,并为万泉庄的28个泉眼赐名立志。
比如温泉,昌平小汤山、海淀温泉村、延庆松山都是知名的温泉。北京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旅游不是唯一的利用方式。北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勘探、使用地热资源,目前共有10片地热田。
北京温泉。图/视觉中国
北京的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不是令人惊喜?看了这么多地方,是不是有想去实地体验一下的冲动呢?
关于北京的山川风貌,还有更多千年变迁的精彩故事都在这本《京城绘·山川风物》中。
作者团队帝都绘工作室在城市文化研究设计领域深耕多年,一直致力于从图像的视角探究并解释城市。
团队成员来自设计、建筑各个专业领域,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编辑和重新设计,用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希望能带大家重新发现北京。
帝都绘的创始人宋壮壮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曾工作于gmp(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另一位创始人李明扬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博士,主攻设计与建筑教育理论。
“我们是一个偏重城市与建筑相关领域的信息设计工作室。希望我们一直在做的关于北京的内容,能够真正进入城市的物理空间。”
发现、理解、培育是帝都绘的工作理念,让每一个读《京城绘·山川风物》的人,都可以经历一个重新发现北京的过程,能更加理解这座城市,并能够更主动地去培育这座城市的文化。
帝都绘工作室的项目涵盖信息可视化设计、城市研究、空间设计、绘本制作及城市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
帝都绘希望通过详实的调查研究,以信息可视化的图解,揭示城市背后那些有趣的、少为人知而又普遍相关的冷知识和小道理,成为带领读者重新观察这座城市的理想方式。
《京城绘·山川风物》以图解的形式全面讲述山、川、风、景、物,各处的自然景物都在温情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对北京,我们有太多好奇的地方了:
北京有多少超过1000米的山峰?
北京的风速和风向在最近60年间有着怎样的变化?
北京的300多个公园都在哪儿?
可以带着你的问题,揣着《京城绘·山川风物》里的这份徒步路线图,让城市规划师带着你体验最丰富,最专业的旅行。
通过了解这些关于自然和自然背后的文化信息,会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更多的好奇与向往,而北京,也会因此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