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环球捕手换壳斑马会员涉嫌传销被曝光 会员被指用来“填坑”?
打着“自购省钱,分享赚钱”口号,凭借“拉人头”、“多级获利”、“会员费”等方式吸收公众钱财,已被指涉嫌传销。
目前,社交电商已经成就了多个大规模的综合型全品类平台,但部分电商因涉嫌传销频遭投诉。近日,斑马会员就因涉嫌传销被《每日商报》、《北京时间》给予曝光。如何规范社交电商平台、防止被骗成为我们大家关注的焦点。
8月6日,每日商报以《拉人头、多级获利、投资399元轻松月入3万?斑马会员是传销吗?》为题,报道了斑马会员收益管道层级最高达6级,严重涉嫌传销。
8月16日,每日商报再次以《斑马会员:“会员外衣”包装下的互联网传销?》为题对斑马会员涉嫌传销进行了追踪报道,称自报道以来,斑马会员又因在斑马会员上买了会员不能退、产品质量不好、客服不应答等问题,其会员模式也遭到不少读者的质疑。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斑马会员公司主体为杭州迅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其股东为张丽萍、黄云,实控人为张丽萍。
8月28日,北京时间撰文《“环球捕手”被封禁这753天 变身“斑马会员”:2月赚5万 疑涉传销》称,斑马会员创始人“李潇”,与环球捕手CEO“李潇”是同一人,而环球捕手在2017年因涉嫌传销被微信封禁,斑马会员与环球捕手关系不同寻常。
在环球捕手APP上,到处都有引导消费者下载斑马会员App的内容,比如斑马市集、斑马集市,以及“环球捕手已经全民升级,快去看看!”的浮窗(点击就会跳转斑马会员APP)。
有环球捕手的前员工透露:斑马会员与环球捕手是同一个管理团队,背后的创始人都是李潇,斑马会员只是环球捕手的换壳游戏而已。
然而,变身斑马会员后,不仅涉传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产品质量问题也时常遭到消费者投诉,有消费者称,斑马会员存在买了会员不能退、产品质量不好、客服不应答等情况。
会员称2个月收入5万元最高6级返佣涉嫌传销
据《每日商报》报道,K女士加入斑马会员不到两个月,已经赚了5万多元,第一个月就赚了3万多,但这一轻松月入3万的兼职需要“杀熟”:向身边亲朋好友推销购买产品,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甚至还有传销之嫌。
据悉,斑马会员的用户分为多个等级,普通用户在购买了399元或者499元礼包之后成为会员,会员可享受商品会员价,而在会员之上仍有服务商、优秀服务商等多个等级。
斑马会员APP提示,积分达到300即可升级V1会员,并称购买指定商品可以快速获得积分,但与普通电商开放注册不同,注册斑马会员必须要通过邀请码,这个邀请码来源于已经成为斑马会员的人。每邀请一个新会员,提供邀请码的人及其上家都能获取佣金。
斑马会员新注册会员会默认成为提供邀请码的老会员的“下线”,如果提供邀请码的人是会员等级,可获得99.75元佣金,与此同时,其上家服务商也能收获99.75元的佣金。而如果提供邀请码的人是服务商等级则可获得199.5元佣金。
由会员升级为服务商,需要卖出总额1万元的会员礼包,也就是需要拉进20-25个新人。成为服务商后,“赚钱”会变得更加容易,服务商可获得普通用户购买商品价格减去会员价的25%的额外利润,同时也可获得下线会员购物“省钱”部分的20%。
值得注意的是,斑马会员服务商团队中,会员的下线可以无限延伸,也就是说,只要团队会员及其下线不断购物,服务商每天都能获得不菲的佣金。K女士称,“你拉来25个人,这25个人拉会员裂变下去,千人的分裂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每个人给你每天贡献一块钱的话,一天的被动收益就有一千块钱了。”
此外,斑马会员里有一个斑马优选,这里面的商品佣金可以收取到向下6级。也就是说,上家的下面6个层级中任何一个会员购买或推荐其他人购买了斑马优选里的产品,上家都可以拿到这个商品价格的5%作为佣金。
斑马会员前财务总监挪用公款2.6亿还赌债 会员被指用来“填坑”?
据《每日商报》报道,环球捕手前员工陈先生告诉记者,周某就是斑马会员公司的财务总监,并表示已经通过多名同事确认。陈先生透露,目前公司有2.6亿因为是拿去还赌债,追回的概率非常小,渐渐地圈中流传起“斑马会员现在就是一个空壳”的说法,“这只是他们账上的2.6亿资金,也许他们还有很多融来的资金在流通,但足以说明这家公司财务之乱。”
如此大的缺口要怎么补?会员费可能就是其一个重要收入渠道。在2019亿邦社交电商大会上,斑马会员高级商品总监汪婷表示,斑马会员的用户数已经突破了5000万,2019年斑马会员用户数目标突破6000万。据了解,要成为会员,必须要购买一个399元或499元的商品礼包。
5000万用户的数字,离不开斑马会员的会员发展模式助力。在此前的报道中也曾提到佣金模式,会员裂变和强大的利益会促使会员不断发展下线。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特色会员制”下,构建用户关系链条的核心由商品与服务变成了“层级返利”与“佣金抽成”下的利益关联,平台与用户之间实质上形成了由“利益关联”构成的关联关系,因而丧失了商品与服务的价值核心。
一位斑马会员服务商(发展了25位以上直接下线的会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数次表示,只要赚到钱就好了,“你身边的人买这个产品说到底就是看在和你的关系上。”这样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用户投诉和产品问题。
传销问题无小事 社交电商应用法律规范 道德约束
中国经济网报道称,社交电商是一种基于移动社交而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电商以“货”为纽带、以网络平台为经营渠道不同,社交电商以“人”为纽带,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以人际关系网络为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务。社交电商中信息传播的受众更加精确,因为用户的社交网络有一定的筛选作用,能够更精准地找到具有购买能力和购买冲动的消费者。
公众市场战略专家、广州九方马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军表示,现如今是分享经济的时代,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互联网发展下的“新经济”形态,分享经济通过用户消费和用户分享以达到推广目的。
社交电商的诞生,将分享经济的范围再一次扩大。王万军认为,社交电商不同于“虚拟经济”,社交电商是对正常产品的分享式推广。但部分商家打着社交旗号,收取高额入门费,产品销售价格严重背离实际价值,违背了社交电商的发展初衷,有些平台甚至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数量计提佣金和报酬等行为,严重者可能涉嫌传销。
王万军称,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涉嫌传销的关键在于其实际分销层级和奖励制度,部分企业为规避法律红线而采取障眼法,采用大层级套小层级等方式,以达到表面合法目的,事实上仍涉嫌传销。
社交电商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升级传统行业的利器。王万军指出,社交电商规范化发展仍任重而道远,首先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推动社交电商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应加强对社交电商的监管,规范网络销售行为,使流量变现的过程更加合理合规。
业内资深人士、中直网CEO、成都鸣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胡鸣仁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社交电商是一种发展趋势,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的便捷,物流的方便快速,形成了网络购物的基本生态。未来随着5G的成熟和应用,社交电商将会有质的飞跃。
同时,胡鸣仁也指出,部分新兴社交电商存在打擦边球现象,有些甚至直接违法经营。“他们觉得自己不是直销企业,不适合用《直销管理条例》来管理,但是“入门费、拉人头、多层次分配”等完全符合《禁止传销条例》和相关的解释所禁止的所有特征,受到监管部门打击和处罚。”
随着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该行业逐渐告别野蛮生长阶段,步入“下半场”,更加规范良性的发展将成为今后的核心趋势。胡鸣仁认为,社交电商规避涉传风险需要做到以下“三多”: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多跟专业人士交流探讨;多跟相关部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