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伍继红:712分被人大录取,二婚嫁到农村,不工作生6娃吃低保
高考分数712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前途一片大好,如今却二婚嫁到贫困山区,家里养着6个孩子,靠着低保艰难度日,
这个女人,名叫伍继红,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却沦落如此贫苦的地步,相夫教子,浑噩度日,
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个人的堕落?在这名人大女学霸身上,曾经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曾经的人大毕业生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这句话在伍继红身上,仿佛并不适用,这位农村出来的女孩最终又回到了农村,
对于她来说,现在的生活似乎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自小生活在江西赣江的农村,砍柴烧水做饭她没一样不会,与过去不同的是,她现在还要同时照顾6个孩子,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谁如果的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那是要宴请宾客的,更别提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
在父母的眼里,她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孩子,对于学习有自己的一套心得,都说“寒门出贵子”,伍继红也很努力,
平日里别家的孩子在村子里到处跑着玩耍,她就在家里安安静静看书写字,父母都是没上过什么学的农民,也不能提供给她更多的帮助,
她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学校借阅图书,向老师恳求辅导,将自己的成绩维持在全校前茅,父母和老师都对伍继红抱有很大的期望,
1994年高考,伍继红夺得了712分的好成绩,父母和老师十分高兴,十里八乡的亲戚都登门道贺,伍继红成为了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事情的发展看似一帆风顺,伍继红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专业,从农村一跃来到了首都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她的心里满心期待。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对于伍继红这样的农村女孩来说,简直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同学们打扮新潮,待人热情,可是有一点,在伍继红的心里深深地埋下种子。
尽管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基本上大多数人的家境,都比伍继红的家境要好,平日里请客吃饭下馆子,大哥大BB机小灵通,
看着别的同学青春洋溢,活的潇洒自如,伍继红内心里那隐藏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虽然同学们并没有瞧不起她,热情地同她做朋友,
在了解到她的家境后,还衷心地敬佩她,称赞她的努力,大家也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她来自农村,家里贫穷就疏远她,
渐渐地,伍继红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大学的日子成为她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回忆。
老师也评价她“追求进步,有很强的集体荣誉;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担任班委期间,脚踏实地、为人正直、有很强的责任感。”
伍继红想留在这里,留在北京,她打心眼里对这座城市向往,对这种生活喜爱,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虽然大学毕业后国家还会分配工作,但是有一个隐形的规则,就是一般分配的工作都是临近自己老家区域的工作,
比如伍继红就只能被分配回家乡工作,这对于想留在北京的她来说,无疑于一记霹雳,努力学习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最终还是只能回到老家的小县城里参加工作,
她不甘心,很快,她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考公务员,考取北京的公务员,这样她就有机会留在北京了,
公务员的知识学习对于她这个“高材生”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她很轻松地就通过了笔试,接下来只要面试再通过,她就可以顺利地获得公务员的岗位,
到这里,她的一生看似将要改变,从此端着公务员的“铁饭碗”在城市里生活下去,未来可期,1996年,“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的消息传出,
那个年代,这样的消息对于很多人都说致命的打击,虽然取消包分配制度,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人才的分配起到好的效果,
但是毕业后的未来由此变得扑朔迷离,以前,人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上学,就可以获得一份工作,从而获得一份保障,
可如今,工作需要自己去自主地选择,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孰好孰坏由不可知,假如没能找到工作该怎么办?这是许多人心里的疑问。
伍继红一开始也很担心,在她的公务员笔试通过的时候,她渐渐地放下了担心,紧接着一个来自老家的消息,让她跌落谷底——父亲去世了。
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开始患得患失,如果自己没能通过公务员考试,那该怎么办?伍继红开始担心起来,
最不想要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伍继红紧张地磕磕绊绊,准备好的回答一句也答不上来,最终,她被淘汰了。
遭遇打击一蹶不振
父亲的去世,再加上面试的失败,令伍继红开始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何去何从,该往何处去?没人能告诉她答案,
她的疑惑和迷茫,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时代的更迭与进步,曾经固守一方安乐窝的人们,被逼着自己来掌握自己的缰绳,
下岗潮的来临,成为了压倒伍继红的最后一根稻草,等到她毕业了,大批大批的下岗职工一起挤在市场上找工作,
伍继红面对工作了几年几十年的“老手们”,市场的需求量又是那么地少,再加上本身专业的原因,偌大的北京竟然没有伍继红的容身之处。
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是很厉害,但是她的这个专业,档案管理,放在包分配的年代,兴许是有前途的,可在市场上却不再需求。
她失业了,准确地说,是压根就没有找到工作,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们都一个个地有了归处,她还在北京的街头流浪。
“我们不要档案管理”是她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话,多到让她产生了疑惑,究竟自己这个大学念下来有什么用处?
接二连三的碰壁,让她心灰意冷,直到一个和她相同专业的同学,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找到了栖身之所,她的世界观,崩塌了,
原来学历并不能带来什么,她辛苦努力考上好大学,最终的结果仍然不如别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这样的想法充斥了她的内心,
这并不怪她,是时代的剧变,而引发的人们对于自身价值的思考,不止是她,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会存有这样的想法,
但所不同的是,有人重新振作,有人一蹶不振,伍继红选择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休息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到广东寻找机会,
此刻她的内心还是没有放弃,在广东兜兜转转,到处碰壁,历经坎坷,始终找不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工作,不是对方看不上她的专业,就是她觉得对方的工作不对口。
一来二去,就这样拖了近2年,期间,为了维持住自己的生活,她选择到服装厂里打零工,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
工作没有着落,她的内心也很焦急,可爱情却找上门来,2000年,她在广东顺德巧遇了曾经的初中同学,
他乡遇故知,可谓是人生一大乐事,两情相悦,更是难得,伍继红找不到工作却找到了爱情,很快,俩人结了婚,还有了可爱的女儿,
她在20出头的青春年华,选择嫁人从此相夫教子,这样的选择是她的一厢情愿?还是迫于无奈之下的选择?爱情吸引了她,生活打击了她,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一贫如洗流落街头
从俩人结婚后,伍继红再也没有步入社会,丈夫出门打工,她则在家照顾孩子,她也不是没想过出去找份工作,可是孩子没人可以照顾。
她始终都不明白,爱情和面包哪个更重要,丈夫不久便出轨了,在看到丈夫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女人之后,伍继红便明白了,二话不说地就离了婚。
女儿也被丈夫带走,伍继红在爱情里搭上了5年青春时光什么都没有得到,到后来还是要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
也许是过去的经历让她对工作心生恐惧,又或者长久的安逸令她麻痹,无处可去的伍继红并没有选择留在广州找工作,而是回到了老家修复心里的创伤,
可无情的命运再一次找上了她,她竟然怀着前夫的孩子,这是多么可笑而滑稽的事情,伍继红不知道怎么办,她又重新回去找到了前夫,
分别不到半年的前夫,面对重新找来的伍继红提出为了孩子而复合的要求,选择了拒绝,这下子,伍继红再也无处可去了,
回到家里,怀着别人孩子的消息一旦传开,村子里她是待不下去了,可打掉孩子,她又于心不忍,就这样,她一直徘徊流浪,无处可去。
是这命运对伍继红如此不公吗,令她遇人不淑,令她遭遇爱情的巨变,令她受到社会的歧视,丧失了大好年华?
还是伍继红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未来,她选择了不合时宜的专业,令她找不到工作,她选择在20出头嫁为人妻,放弃自己的发展?
关心爱护重新振奋
好在世界并没有放弃她,伍继红游游荡荡,遇到了邓高华,看着这个怀着身孕,一个人流浪的女人,邓高华接纳了他,
后来有人去问邓高华,他为什么会娶了伍继红,他说“我没什么钱,没上过学,家里也穷,她只要不嫌弃我就行了。”
接连不断的打击令此时的伍继红似乎有些精神恍惚,邓高华的接纳,并没有令她感到高兴,她并不喜爱这个男人,
邓高华并不在意,他的家只是一间土砖堆砌起来的房子,家里家徒四壁,脏乱不堪,可伍继红还是留了下来,同邓高华结为了夫妻,
此后10几年间,伍继红为邓高华生了5个孩子,加上自己当时怀孕时肚子里的孩子,一家8口,全靠着邓高华一个人种地赚钱,生活十分地艰难,
渐渐地,种地也赚不到钱了,邓高华开始出门打工,留下伍继红一个人在家里照顾6个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再也没有走出过这个村子。
2017年,一位前来扶贫支教的老师,无意中听到了伍继红儿子的话大为震惊,“我妈妈是个大学生哦”,一个村子里最贫困的家庭,居然有着一位大学生。
这才揭开了伍继红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在感慨伍继红命运的同时,这位老师将她的故事发到了网上,这才引起了她曾经的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伍继红没想到,曾经关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再一次一起来到了这里,看着青春已不在的伍继红如今的境遇,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十分痛心。
“这么多年,每次同学聚会都在找你,没想到在这里,还好,一点也没变,还是那么地善良”伍继红曾经的老师安清福拍着伍继红的肩膀说道,
后来,老师和同学们回到学校,发起了对伍继红的捐款援助,还向当地政府申请了人才计划,伍继红一家得以住进了新房子,中国人民大学还承诺为她的孩子提供学费。
伍继红的一生命运几番流离,所幸世界最终没有将她抛弃,不管是命运的不公,还是生活上的挫折,终于是无法避免的,
如今,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下,她说自己会试着去找一份档案馆的工作,但是从失败的打击和阴影中重新振奋,伍继红始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与其逃避苦难和挫折,不如勇敢面对,战胜困难,高学历的伍继红,在生活中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