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天城高中介绍
桐城市天城高级中学,简称天中,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南部双港镇,校址原名梵天城,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1][2]
桐城市天城高级中学源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创建的天城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教育家阮强倡办公立天城两等学堂,后改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堂。1945年创办私立天城初级中学。1982年,改为三年制高中。2000年12月,通过安庆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02年1月,被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桐城市天城高级中学占地320亩,建筑面积60000多平方米。全校有55个教学班,学生近4000余人。[2]
中文名桐城市天城高级中学简称天中创办时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办学性质公办高中学校特色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2年获评)
快速
导航办学条件 办学成果 文化传统 学校领导 知名校友
历史沿革
清道光六年(1826年)桐城知县廖大闻捐廉倡导,乡贤刘存庄、潘楫募资建成天城书院。[2]
咸丰年间,战火纷起,书院停办。[1]
同治年间,书院恢复,但规模渐不如前,至光绪中期陷于停顿。[1]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桐城中学堂总监卸任的阮强,怀着“教育兴国”的热忱,在天城书院原址创办“公立天城两等小学堂”,合初等、高等小学于一校。[1]
民国元年(1912年),公立天城两等小学堂改名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1]
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天城小学受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推行“小先生”制,学生纷纷到田头地边教农民识字,开展普及教育活动。[1]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区立第五高等小学校。[1]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名区立天城小学。[1]
抗战期间,为适应战时教育需要,学校改称木崖乡中心国民学校。[1]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日本侵略军炮击天城墩,校舍被毁,瓦砾遍地。[1]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西乡人士抱着教育为本的宗旨,就天城小学原址创办私立天城初级中学,次年2月正式开学。[1]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皖西解放区游击队深入双港等地,民国县政府为控制青年学生,遂令学校迁至县城海门厅上课。[1]
1949年2月,桐城解放,学校迁回,但学生仅剩三、四十人。9月,私立天城初中并入桐城县私立联合中学。[1] 1949年秋,天城初中停办。[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在原私立天城初中校址创建公办天城小学(单班)。
1953年,改名双港区中心小学。[1]
1956年4月,桐城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原私立天城初中旧址创办桐城县第二初级中学(后改为天城初中)。双港区政府与中心小学迁出。[1] 9月,首批学生步入校园。[1]
1958年4月,改名为“桐城县天城初级中学”。
1959年9月,被安庆地区教育局确定为重点初中。[1]
1960年,校长赵剑英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天城初中被国务院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
1971年,设高中班。[2]
1977年,停办初中部,成为全日制高中。[1]
1979年4月,被重新确定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1]
1982年,改为三年制高中。
20世纪90年代,成为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