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的"煎蛋哥"
盛唐时期的古诗中经常用到的"狎妓"一词,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词语在百度的解释还是比较简单的,那就是古代人"玩弄妓女",那么又有人要非常好奇了,这个狎妓到底是怎么玩呢?狎妓的具体意思又是什么呢?
狎妓,动词,指古人闲暇时丰富业余生活而进行的一种单人或多人的游玩活动,地点多数在古时专业的青楼和妓院。场所不同,要求不同,程序和花费则不同,青楼一般的要求更繁琐和更高,对来者的学识、见闻、财力、背景都有较高的要求。
那么,狎妓的意思懂了,古人又怎么玩呢?在这方面相关的史料并无记载,无非就是怎么刺激怎么玩呗,而且古代女性他位低下,所以还是很悲惨的。
下面,解密一下盛唐一些名人是怎么玩的吧,可见一斑哦。
在中国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而青楼妓院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的水平。这样就使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文人士子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尤其是那些出了名的诗人们,更加风流潇洒地走进秦楼楚馆,拜倒在石榴裙下,沉醉于温柔之怀。而一些在官场上不得志的诗人,便想在情场上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于是,及时行乐,纵情声色,便成了他们的生活。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正是这种纵情声色的真实生动写照。因此,那些流连青楼妓院,玩妓女到极致的奇葩诗人便应运而生。
"李白放浪形骸玩双飞"。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人称"诗仙",但是一生却郁郁不得志,做了几天的翰林供奉,就下岗了。从此便浪迹天涯,四处漂泊。李白在大唐文坛是一个写诗高手,更是烟花柳巷的嫖妓高手。纵观《全唐诗》,李白写自己携妓而游的诗文颇多。尽管描写十分赤裸露骨,但是那时携妓而游是被社会所接受的,无需忌讳。如:《江上吟》"木兰之楫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再如:《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还有:《代别情人》"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我悦小颜艳,子倾我文章。"。《长相思》中"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至于李白的"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秆之绮食,暮宿鸳鸯之锦衾。"、"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等极致色情的诗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唐朝学者魏颢在《李翰林集序》就说李白"间携昭阳、金陵之妓,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骏马美妾,所适二千石郊迎,饮数斗,醉则奴丹砂舞青海波。"这就是说,李白经常外出携妓而游,而且所携的都是美艳的当红名妓。最典型的就是他《东山吟》中的名句:"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李白本来是一向敬重这位东晋淝水之战一战成名的谢安的,一度曾是李白的偶像,李白曾写过"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样的千古名句褒奖他。然而,当他真的来到东土山来吊念谢公的时候,却带了个漂亮妓女来和他攀比,不仅无礼得出奇,而且无聊到了极点。谢安若是地下有知,不知道有何感想?
由于身边常有名妓跟随左右,李白便放浪形骸,不能自已,竟与两个妓女玩起了"双飞"的戏码,并将当时的情景描写酣畅淋漓。他在《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一诗中写到"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而在《秋猎孟诸夜归置酒父东楼观妓》一诗中则描写更为香艳"出舞两美人,飘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李白不愧是李白,诗仙毕竟是诗仙,左拥右抱,一夜双飞,如此风流,令人咂舌。纵观古今诗坛,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元白二人同狎共享一妓女。"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的一首题为《与薜涛》的七言诗。其中第二句中"欲逐刘郎"颇引人玩味。白居易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故事,但他不说"刘郎逐仙女,反而说"仙女逐刘郎",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了解薜涛一生的人便知道这是白居易在嘲讽薜涛被唐朝另一位大诗人元稹始乱终弃的不堪往事。这显然是白居易那种隐藏在心底的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在作崇。从中也不难看出,白居易对薛涛垂涎三尺的程度之深。然而就在元稹对薛涛始乱终弃十多年之后,白居易却写了那首《与薛涛》的七言诗。其中蕴藏的嘲讽之意和垂涎之情昭然若揭。实际上此时元稹虽然抛弃了薛涛,但是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因此,白居易此时写诗给她显然有非分之想,趁机挑拨薛涛与元稹的关系,并向薛涛求欢之心不言自明。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勾引元稹的女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元稹也曾经动了白居易的女人。在白居易的心里,自己和元稹的女人是不分彼此的。当年,元稹奉命按察两川回京后,抓住剑南东节度使的腐败问题一查到底,竟然一口气掀翻了七个府县官员,此案一时振动朝野,元稹也因此出尽风头。此后不久,元稹再接再厉地又在山西查处一桩腐败大案,致使山西一批府县官员纷纷落马。但是,他却得罪了大太监仇士良,第二年便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唐穆宗长庆元年,也就是公元821年,经过一番奋发努力,元稹被提升为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第二年,便进居相位。但他仅仅干了三个月的宰相,便被贬为浙东按察使。此时,元稹身处浙东倍感寂寞,便时常与正在杭州主政的刺史白居易或诗文唱和,或饮宴取乐。当时,在杭州青楼有个叫玲珑的歌女,是白居易在杭州最欣赏的风尘女子。白居易在杭州任上经常携此妓外出游玩,留下了一段段风流趣话。此时,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都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没想到元稹听说后便难以忘怀,就向白居易借歌女玲珑一个月为自己享用,也就是"包月"。白居易和元稹,这两位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共享一名歌女,如此不堪的艳情绯闻以致成为了街谈巷议的千古笑柄。
由此可见,"白元"不仅是在诗坛齐名,关系也是非同一般的诗友,而且二人眼光相同,对妓女评判标准相同,白居易看中的,元稹往往也会钟情,无疑是一对臭味相投的"嫖友"。被称为唐代文史资料集的《唐语林》中就有元白二人同狎一妓的记载:"长庆二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杭州有官妓商玲珑、谢好好者,巧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日以诗酒与之寄兴。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后元稹送玲珑归,作诗寄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
杜甫携妓夜游偏遇天下雨。杜甫一生穷愁潦倒,他笔下的诗作大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以为民请命为立身根本的大诗人,竟也有如此携妓夜游、风流潇洒的时侯!他在《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一诗中这样写到"雨夹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雨水打湿了座席,风急浪大拍打着船头。歌妓们的红裙子湿透了,愁容满面。大家赶快把缆绳,系在柳树上,风雨吹打得船上的帐幔翻卷,浪花拍击着船头。回来的路上却有如秋风萧瑟,丈八沟的五月好像就是秋凉季节。
可见,人们虽然称之为"诗圣",但他毕竟是男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得食人间烟火。说起来,杜甫可是够惨的!本来像他这位现实主义的诗人,怎么能像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那样明目张胆地嫖妓,只能在夜里,趁着天黑悄悄地携妓夜游。然而,真是人不走运喝凉水也塞牙,杜甫恐怕一生也就这一次潇洒携妓走一回,偏偏遇上了风雨满天!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恐怕此时连一夜风流的兴趣都没有了,不知道是上天不给力,还是杜甫的运气不好呢?
杜牧对"瘦马"情有独钟。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但是,他在青楼妓院中也可谓是一位杰出的嫖客。人们熟悉的《遣怀》写得相当出色,其中便透露出了他当年的常年嫖妓经历"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不仅如此,这首诗中还流露出杜牧对当年浪漫生活所眷恋,也表现出了几分悔恨。连自己曾经迷恋的红颜都埋怨自己薄情负心,所以杜牧觉得当年在扬州的生活宛如一场春梦。
据说,杜牧之所以能进入官场,大概是因为曾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对他的青睐,杜牧到扬州做官就是应牛僧孺之邀,去当了"节度使掌书记"。自古以来,山东出"响马",扬州出"瘦马",这"瘦马"就是人们所说的雏妓。当年的扬州十分繁华,据说是唐代四大"红灯区"之一。杜牧虽然饱览了扬州青楼妓院的大好春光,但是他还是对扬州的"瘦马"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一位十三岁的雏妓。当后来杜牧离开扬州时,还写下了著名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位十三岁的女孩子,能让杜牧这样的大诗人魂牵梦绕,那位女孩子该有多么的美丽?
对于十三岁女孩子情有独钟,杜牧并非只有一次。就在他高中进士及第第八个月后,即大和二年十月,他奔赴洪州为江西观察使幕,就是王勃写下《腾王阁序》的那个地方,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幕府生涯。当时,杜牧经常到时任江西观察使的沈述师家中做客,不仅有酒有饭,而且还能听歌赏舞。不知不觉中他开始对沈家的一个名叫张好好的歌女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杜牧空怀羡慕之情。
大和八年,即公元834年,杜牧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成为异地他乡一个当垆卖酒为生的卖酒女。杜牧不禁感慨万分,连夜挥笔写下一首五言长诗《张好好诗》。其中写到"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瑛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无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进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舒。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从这些诗句中不难看出,杜牧对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张好好的倾心爱慕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