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宴酒十二年多少钱一并(河套宴酒38度价格表2013)
河套宴酒十二年多少钱一并发给。”于是,李自成命令手下将这些酒全部倒入河中,然后用绳子捆绑起来,准备送给崇祯皇帝。李自成的部下见状,立即上前阻止,并大声喊道:“大顺军不能喝酒,否则就是叛逆!”李自成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手下全部杀死。随后,李自成命令士兵将崇祯皇帝的尸体拖宫外,扔到河里,然后自杀身亡。这件事传到朝廷,崇祯皇帝十分愤怒,但是碍于面子,不敢发作,只能忍气吞声。
1、全国好喝白酒代表的省份有哪些省呢?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美酒配佳肴”比较有名的白酒还是比较多。
①茅台酒
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②五粮液
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共获国际金奖三十二枚。
③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曾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④双沟大曲
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⑤洋河大曲
是江苏省泗阳县的洋河酒厂所产,曾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
⑥古井贡酒
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
⑦剑南春
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
⑧泸州老窖
老窖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
⑨汾酒
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清香、纯正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其酒典型风格是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适量饮用能驱风寒、消积滞、促进血液循环。
⑩董酒
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国家名酒。
郎酒产地二郎滩是一方神韵十足的风水宝地。
还有很多都比较有名。
中国的白酒品牌,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白酒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历史悠久,中国的酒厂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
各地白酒品牌例如:
北京:牛栏山、红星、京都
上海:上海石库门、崇明老白酒
天津:五加皮、佳酿、真沽高粱
重庆:江小白、诗仙太白、九儿红
河北:老白干、刘伶醉、沙城老窖
河南:汝阳杜康、红旗渠
湖北:黄鹤楼、稻花香、白云边
湖南:酒鬼酒、浏阳河、湘窖
广东:九江双蒸、花开富贵
广西:桂林三花、天龙泉
山东:趵突泉、兰陵、景阳冈
山西:汾酒、竹叶青、梨花春
贵州:茅台、习酒、董酒
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
陕西:西凤酒、太白酒大明宫酒
江苏:洋河、双沟、今世缘
江西:四特、章贡、堆花
浙江:久曲坊、女儿红、花雕
安徽: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
福建:武夷王、福建老酒、东平老窖
内蒙:蒙古王、河套王、闷倒驴
甘肃:古河州、九粮液
宁夏:老银川、沙湖春
辽宁:老龙口、望儿山、道光
西藏:青稞酒、藏酒
海南:海口大曲、鹿龟酒
香港:百魅酒
澳门:纯靠进口
台湾:金门高粱酒、玉山王
1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金六福、郎酒 全兴大曲 沱牌 丰谷 文君
2山东:一品景芝 孔府家 景阳冈 趵突泉 花冠 兰陵 泰山特曲 扳倒井 栈桥 琅琊台 秦池 白鹤泉 军马 烟台古酿 威海烧锅 古贝春
3湖南:酒鬼酒 浏阳河 武陵 土家人 白沙液 张家界
4湖北:白云边 特质黄鹤楼 劲牌 稻花香 枝江
5广西:桂林三花 丹泉 天龙泉 东院家 香山
6河南:宋河杜康 宝丰 张弓 富平春 开封大曲 红旗渠 五谷春 皇沟
7河北:老白干 刘伶醉 三井小刀 迎春 沙城老窖十里香 龙潭特曲 山庄 路神
8山西:汾酒 汾阳王 六曲香 羊羔酒 甘泉 太原特曲 竹叶青 梨花春
9云南:云南春 玉林泉 杨林肥 云南地道 松酒
10贵州:茅台 习酒 董酒 赖茅酒 汉酱 金沙回沙酒鸭溪窖 名将 珍酒
11西藏:青稞酒 藏泉 藏缘 臧白
12陕西:西凤酒 太白酒 白水杜康 三边酒
13秦川大曲 西安特曲 大明宫酒 老榆林酒
14青海:天佑德青稞酒 互助青稞酒 枸杞酒等
15宁夏:老银川 沙湖春 宁阳春 金六盘 震湖春 西夏贡
16甘肃:古河州 凉都老窖 黄台 将军宴 红川金徽
17辽宁:老龙口 九门口 望儿山 华益 道光 三沟东北山 千山 红山 凤城老窖
18江苏:洋河 双沟 高沟 汤沟 苏酒 两相和 沛公 五琼 双洋
19江西:四特 章贡 七宝山 金良液 堆花 临川贡七宝山
20黑龙江:北大仓 北大荒 老村长 黑土地 玉泉系列 花园酒 富裕老窖
21浙江:女儿红 花雕 致中和 久曲坊 醉西施古越龙山 会稽山
22北京:牛栏山二锅头 红星二锅头 永丰 仁和 华都 京都等
23安徽:古井贡 口子窖 金种子酒 迎驾贡 宜酒店小二酒 金坛子酒 沙河王 老明光
24吉林:兆儿河 兆南香 吉林王 榆树大曲 龙泉春百年公主 关东魂 大刀
25福建:武夷王 福建老酒 青红 东平老窖
26内蒙:河套王 闷倒驴 金骆驼 奶酒 蒙古王套马杆 宁城老窖 草原白酒
27新疆:伊犁 伊力特 古城 三台 白杨 新安
28台湾:金门高粱酒玉山酒 舜唐高粱酒 舜唐乌龙茶酒
29上海:崇明老白酒 老神仙酒 上海老窖 上海石库门 七宝大曲 金星 国宾酒
30天津:锅得缸 津酒 佳酿
31重庆:诗仙太白 女儿红 古佛酒 江小白
32海南:海口大曲 海马酒 鹿龟酒
33香港:百媚酒生力啤酒
34澳门:和香港一样基本不生产白酒,靠进口
2、在农村打水井,老人们常说打到“阴河”水抽不完,真的有“阴河”吗?
在我们当地农村(江西赣南),现在家家户户也还有水井,平时的饮用和生活用水都来自水井。今年江西连续干旱四个月,很多水井干涸或者缺水,但我们村一口只有两米深的古井却水流不断。这口古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未干涸。据农村老人说是请人看了地形,才在那挖了一口井,以前100多户家庭的饮水都是从这口古井中取水。
我们江西属于丘陵地区,我们生活在小山坡上,用以前的话“依山傍水”,以前有些农村老人会看地形会看水路。农村老人常说“山有山脉,水有水路”,挖水井是有技巧的,首先得会看山形水路。不会看水路的挖十几米都没有水,会看的人水井只需要几米就可以挖到水。农村也有句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其实在山上更容易挖到山泉水,而且不需要挖多深就有山泉水。
可能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有些地方叫它“阴河”,在当地农村叫它“水路”或者“水脉”。农村的水井只有挖到了水脉水井才不会干涸或者缺水。现在当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但八九十年代挖的水井都是请人看过地形和水脉,这样的老水井在今年连续四个月干旱中,依然能有源源不断的地下水。这些老水井,挖到瓦泥了就可以挖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脉。现在很多新挖的水井,却在今年干旱中干涸或者缺水。现在农村挖水井的人大部分都不会看地形和水路了,都是依靠机械盲目挖井。现在的钻井机械能打几百米的深度,只要一直挖总能挖到地下水。
地下是有“阴河”,我们当地叫水脉或者水路。在山上挖水井,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分。地表水在天气干旱时会缺水或者干涸,但地下水就是地下小河流,一般不会干涸。有经验的挖井师傅,是根据地形,地貌结构来判断哪里有地下水和水脉。在挖井时从岩层和泥土的结构就能判断还要挖多深就可以挖到水路。
在农村挖水井不是人人都可以挖到水脉的,这都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会看地形和水脉,才能最省人工最省钱就可以保持水井不缺水,只有挖到水脉才能保证水井不干涸。
老人们常说的“阴河”其实就是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说“阴河”是“暗河”,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暗河属于地下水的一部分,暗河是石灰岩地区中的溶洞水流或地下通道水流,范围相对于地下水较狭窄。
我们村里就有一口老井,虽然现在家家都通自来水了,但是那甘甜可口的味道现在都记忆犹新。在没有通自来水之前,这口老水井是全村人唯一的饮用水来源,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口水井有几百年了,但是水从未干枯过,老人都说这口水井打通了地下河。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口大水缸,专门用来存水,记得小时候一打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满一水缸的井水。由于那口水井的水很甘甜、冬暖夏凉,不嫌麻烦的老人现在依然每天都会去挑水。随着时间流逝,对家乡的记忆逐渐模糊,但是对老井的记忆依然光鲜如初。
在小时候,我感觉特别幼稚,不懂得地下水脉相通的道理,总感觉水井很神奇,这么多人每天打水,水为什么不枯竭呢?难道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井在农村很常见,在严重干旱的季节,大多数水井都会干枯,但是有的水井却四季长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井打通了地下水,也可以说这个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以下什么是地下水?
地球的最外表部分是地壳,在陆地上地壳的平均厚度在30多千米,地壳由土壤和岩石组成,但是岩石是不均匀分布的,岩石和岩石之间有缝隙或者空洞,而储存在这些缝隙中的水就是地下水。
地下水会沿着土壤或者岩石渗透,地下水是泉水或者井水的重要来源。有的水井干枯了,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位降低,水井的水得不到补给。
地下水真的很多吗?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大水球,地球上拥有的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有96.5%的水在海洋中(咸水),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仅仅占了3.5%。而陆地水中有50%的水在冰川、冻土之中,呈固态分布;陆地水中有47%的水在地下(地下水);分布在湖泊、江河、生物体、空气中的水仅仅占3%。因此,淡水中有一半的水在地下,地下水的量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水井打到地下水就抽不完。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是淡水很少,可以开采的地下水就更少。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地下水,凭借着水循环的自动调整,地下水可以无限用,但是如果我们滥用地下水,就会打破水循环的平衡。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我们要珍惜用水。
地下水对人类的生存很重要,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很重要
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来源,地下水水质稳定,全世界有15亿的人直接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在我国用水量最高的华北平原,大部分人的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都来源于地下水。
地下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湖泊、湿地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地下水过度滥用有什么危害?
过度的滥用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下沉,在我国华北平原,由于浅层地下水的消耗,不得不开发更加深层的地下水,很多水井的深度甚至超过1000米。
地下水的滥用除了会导致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外,而且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地面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通过深水井被大量抽取,这些被抽取的水通过径流或者蒸发后的降雨回到海洋。
水井的的深度越浅,说明地下水的含量越丰富,反之说明地下水越少。
总之,在农村打水井,打到阴水的水井,可以说一般不会枯竭,但是如果人们滥用水,水井打得再深,水都会被抽完。
地下水是水循环的最重要一环,是地球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于地下水我们不能滥用,保持水循环的稳定很重要。以色列的水非常稀缺,正是有了地下水以及海水淡化技术,才使得以色列得以稳定发展。
在生活中,垃圾深埋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深埋垃圾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其次,滥用农药和化肥也加剧了地下水的污染。
此“阴河”可非《盗墓笔记》中的阴河,而是指地下暗河,咱们上来先别把它想复杂了,有的人说“阴河”的水流不完,是通向某个莫名恐怖的地方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只是如果在打井的时候,谁家运气好就可以打到这种源源不断流不尽的水流。
在农村过去家家都会打水井,打了水井之后安装泵泵井,家里不管是洗衣服做饭还是洗菜,通通都是手压式的往外取水,哪里有用什么自来水的。那时候的井水特别的清甜甘洌,井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夏天的时候很冰凉,把西瓜啤酒冰到井水里,一会儿就冰冰凉透心凉了,不像是自来水,抽出来都是恒温的。不过冬天的时候,多压一会儿出来的井水会感觉比较温和,农村的水井还真的是不错。
老爸说他小时候就打过一口“阴河”的水井,在他小的时候刚刚流行泵泵井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人看着人家家里在用泵泵井,于是趁着过年期间比较闲散,也操起家把使开始挖井,挖了五六米之后,地下就挖出了大泉眼,咕嘟咕嘟的冒水,水怎么都抽不完,爷爷说这就是打着“阴河”了,水就是财,水多就是财富多,大过年的是个喜庆事。
现在我们这里很旱,打水井也得打很深,最少要打十多米才能看见冒水,而且这几年我们雨水少干旱,尤其是今年特别的旱,井里的水都断流了,很多家里打的井都不出水了,如果谁家里比较幸运打到地下暗河的可能会好些,但也不是源源不断的用不完的水。
“阴河”是肯定有的,只是它隐藏在地下,是我们看不到的地下喝酒,一般在喀斯特地貌地区这样的“阴河”比较多,别的地方能不能打到就全看运气了。
3、什么是你去了内蒙古,才知道的事?
1:去内蒙之前,吃羊肉各种佐料,还掩盖不住膻味,去内蒙后,发现白水涮羊肉片都不膻!
2:内蒙人都会自豪地认为内蒙羊肉是全国第一。
3:激怒内蒙人的一句话是全国最好吃的羊肉在新疆。
4:内蒙人的酒量惊人,有句话叫做: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内蒙古不相信喝醉。
5:锅茶、乌日莫、牛肉干、羊血肠、羊杂汤、手把肉等是蒙餐的标配。
1,去了内蒙古才知道,内蒙人是真能喝,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白酒两斤半,啤酒随便灌……
一、鼻炎:内蒙古包头,呼市的人并不陌生。大人或小孩患上鼻炎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其次,是脑血管疾病。在内蒙古西部区,中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比较多一些,比如;脑梗这种疾病患病的人数就比较多。
二、内蒙古的方言之多超乎你想象。没来过内蒙古的人,以为自己只有蒙语会听不懂。其实,赤峰话、乌盟话、巴盟话、伊盟话、包头此地话,刚来内蒙的外乡人,也几乎听不懂这些方言。即使是同为一个内蒙古居住的东部区的人,几乎也听不懂西部区的方言。
三、内蒙古是除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北京人以外,远古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呼和浩特市的大窑文化遗址、赤峰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五、草原沙化。内蒙古大草原是给外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域性标志,然而内蒙古长势比较好的草原,除了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以外,其余地区的草原沙漠化比较严重。再说说蒙古族人,十个蒙古族人几乎九个既懂蒙语,又懂汉语,但十个汉族人几乎九个不懂蒙语,只懂一个汉族。
4、明朝为什么不愿意经营东北?
说明朝不经营东北,这个太荒谬了。可以这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第一重视的汉人朝代。
首先要讲,在明朝之前,能够真实将统治力扩张到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的,唯有辽金元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其中金本身就出自黑龙江,辽和元则从蒙古草原自西而东到来。汉人朝代最大所及,其实只是辽宁而已。早期的高句丽,就崛起于吉林东南部,随后则是渤海国。而就是这个渤海国,一直从唐延续到遭遇辽人入侵而亡国。
所以,今天中国人能说东北是咱的,基本上是大明铸就的。
其次我们要讲,明朝能经营东北,主要功绩归于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在即帝位之前,是镇守北平的燕王,他对于东北的重要性,显然十分清楚。尤其是在迁都北京之后,左边是蒙古人,右边便是东北,就如同汉代当年定都在长安,右边是匈奴人,左边是河西走廊,所以汉朝一定要经营河西一样,朱棣,也一定要经营东北。
那么朱棣是如何经营东北的呢?第一站便是现在的辽宁,这里是汉文化深厚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是燕国领地,经济、文化十分雄厚,但也因为这个因素,西晋末年的慕容燕国便以此为入关的出发点,随后吉林的高句丽,更是长期占据辽河以东地区,直至唐初。稍后契丹(辽)设立五京,其中东京辽阳府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
发家于黑龙江的金,在东北设立了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四个行政机构。其中上京路辖境最广,北至外兴安岭,西达嫩江流域,南到今吉林省公主岭,东到日本海,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咸平路治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市北)。辖境相当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东京路治所就在辽阳府。北京路则在今内蒙古宁城县,现在辽宁西部一部分地区属它管辖。
元明更替之际,元朝在东北设立的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了明朝,但明军最初只占有辽东,其他地区被元朝大将纳哈出占领,还曾于洪武八年入犯辽东。最终明朝派大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进攻,配合以政治招降,终于搞定了纳哈出。
而明朝对东北的处理,其实也是一种“一国两制”。中国当时是行省之下的州县制,而在东北,最高的行政级别是都司,一个是辽东,另一个便是奴尔干都司。朱棣时期,为了彻底斩断蒙古的臂膀,终于下决心对东北的女真人展开招抚。由此便出现了奴尔干都司。
奴尔干都司统治的是汉人政权之前从未直接管理过的地区,所以采取的是一种类似自治区性质的管理制度。都司之下是各个卫所,而卫所的长官,往往就是当地女真的首领。而卫所的贡献,则是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永乐元年,朱棣首先册封了来自吉林的女真首领阿哈出,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吉林珲春东北)。当然建州卫这个名词大家有点熟,因为后来后金就是打这里起来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当时,其实存在明朝和朝鲜竞争的关系,因为朝鲜也希望通过获得女真部落的臣服以向北扩张,而最终的结果,正是因为女真部落选择向明朝表示臣服而非向朝鲜臣服,也宣告了今天若干地区归属于中国而非朝鲜——当然朝鲜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北延伸了若干距离,这便是: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的“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的设置“东北六镇”。
而在此前后,明朝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1409年,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成立都指挥使司以统辖各卫,这便是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明朝对东北的治理目标其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对西压制蒙古,在东扼制朝鲜,而后在东北做一些马匹裘皮的生意,让女真人成为明朝在这里的忠诚小伙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批获得官爵位和贸易特权的女真部落领袖放弃了与朝鲜的联系,宣布效忠于明朝。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统治范围,东南起日本海,并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今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更是把黑龙江中下游大片疆土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明朝还曾在当时的吉林制造船只,因为这里盛产松木,且水路交通发达,漕船(运粮食用的船)、沙船(运送官兵的船)、战船都在此打造,每年造船50多艘。
应该说明朝势力在东北地区的大收缩,发生在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不但停止了下西洋,也停止了东北的经营,甚至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
正是这样一个动作,把吉林、黑龙江和库页岛等等这些区域,又弃归蒙昧状态。某种程度上说,也为后世建州卫(后金)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诚谢邀请
明朝不愿意经营东北是假命题,早在1409年明成祖朱棣就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行政管辖范围大致覆盖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部分、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公元1411年-1433年的22年里,明中央政府共十次派宫庭太监视察奴儿干都司,对都司、司下的卫所公职人员授予官职、印信,并赏赐衣物钱钞等。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还建立了"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这是明朝早先重视,管控东北的明证。
明成祖朱棣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也属经营东北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松花江北岸,还伫立了两块摩崖石刻,详细记载了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3次率领数千官兵、工匠来吉林造船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明朝政府对东北有实际管辖权,具有实际的掌控能力。
到仁帝,宣帝,明朝中央战略政策有所收缩,在南方,放弃了安南地区,东北居民内迁奴儿干都司行政管辖范围内.而且解散了下西洋人员。至此,明朝对东北的政策由实际行政管理与掌控转变为怀柔政策,为日后满清铁蹄闯入关内埋下了伏笔。
网上一直有人喊大明朝铁骨铮铮,而铁骨铮铮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大明朝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历来让很多人觉得提气。但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国门在哪?大明朝定都北京,天子守在京城,然后这叫天子守国门。明朝人自己就已经把北京当成了国门,到北方边境了。另外,明朝还修了长城。古代没有明确的国境线概念,但是,明朝既然修了长城,肯定是认为长城之内是自己的地盘。长城之外是境外。抵御外敌的城墙肯定要修在边境,不可能修在自己家里。明长城包含了一部分辽宁地区,其他东北大部分地区不在长城之内。
5、五胡乱华的五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有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羯人。匈奴人知名度很高,不过这部分知名度很高的匈奴人却不是后来参与五胡乱华的匈奴人。汉朝中后期,匈奴人在汉人连续地打击下分为两支,一支依附东汉,是为南匈奴。一部分向北迁徙到阿尔泰山,是为北匈奴。当时,迁徙到阿尔泰山的北匈奴实力受创,遂不断地骚扰汉朝控制下的西域各国。这时,蛰伏在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人和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人兴起。鲜卑人和乌桓人原是东胡部落,在先秦时代的冒顿单于时代,东胡遭到冒顿的突袭。侥幸逃生的东胡人随即分为两部,一部沿着多伦贝尔大草原北上窜入大兴安岭北部山区,一部沿着锡林郭勒草原窜入大兴安岭南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在以后的岁月里,乌桓人和鲜卑人给匈奴人装了几百年的孙子,终于等到了汉朝人将匈奴人击败。趁着匈奴人离开祖地,鲜卑人迅速填补了北匈奴的空隙,吞并了来不及撤走的十余万匈奴人。乌桓人亦逐渐布满了自上谷到辽西的区域。
于是,鲜卑人自东部不断地北匈奴,自北部攻击降服汉朝的南匈奴。北匈奴承受不住鲜卑人和汉朝人的双重打击,遂会合之前的郅至单于遗留的匈奴人一起越过乌拉山和伏尔加河来到了顿河流域,此部匈奴人便是后来肆虐欧洲“上帝之鞭”。而南匈奴则更加深入塞内,到了今陕北高原,最后建王庭于山西离石的左国城。曹操时期,南匈奴人口日益增多,曹操为了分其势力,遂将其分为五部:左部都尉居兹氏县(临汾)、右部都尉居祁县(今祁县)、南部都尉居蒲子县(隰县)、北部都尉居新兴县(忻州)、中部都尉居大陵县(今山西文水)。这部分南迁的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政权就是五胡乱华的领头羊。继前赵统治北方的羯人是随南匈奴入塞的十九个部落中的一个。高鼻深目的他们显然和匈奴人不是一个种族,推测是当年匈奴全盛时期从西域掠夺而来的跟班奴隶。此为五胡中的二胡:匈奴、羯人的入塞历程。
鲜卑人前文已述,他们是占了汉朝人驱逐匈奴的便宜。此时的他们暂时没有机会南下到汉地,因为同源不同族的乌桓人正占据着漠南,替汉人屏护着北方。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乌桓人出身草原民族,天性就是掠夺。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占领幽州,如日中天的乌桓人竟然收留了袁绍的儿子,公然与曹操做对。新仇加旧怨,曹操一怒兴师。柳城一战,曹操大将张辽阵斩乌桓首脑蹋顿。随后,一部分乌桓人更是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塞内参加中原内战。于是,乌桓人留下的空隙迅速又被南下的鲜卑人填充。而原来没被曹操迁徙到塞内的乌桓人也随即被鲜卑同化。和汉人比邻为居的好处之一是便于抢劫,之二便是容易感染、学习汉文化。这无疑会推进鲜卑的文明进程。西晋初年,鲜卑各部落推举檀石槐为首领,并建庭于今河北张家口尚义的大青山。
此时的鲜卑控弦十万,“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扶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里,南北七千余里。”随后,檀石槐又仿照匈奴分其部为中、东、西三部。自右北平至辽东为东部,自右北平至上谷为中部,自上谷至敦煌、乌孙为西部。其中,东部中的头领之一的槐头即是建立后周朝的宇文氏的祖先;中部头领之一的慕容即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苦心孤诣要复辟的大燕国的建立者慕容家族的前身;西部头领之一的推演即是取代慕容家族兴起的北魏国的建立者拓跋家族的前身。自檀石槐时代开始,三部鲜卑以平推的姿态逐渐向中原地区渗透。中部大人慕容氏会和东部大人宇文氏和辽西鲜卑段氏向辽水流域推进;西部大人拓跋氏自内蒙古向长城内的山西、河北推进;拓跋氏的支脉秃发氏留居河西走廊,与同是鲜卑一族的乞伏氏一起向陕西、甘肃推进。而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氏因为牧场纠纷,一起之下西迁,并展开了对青海草原的征服,建立了盛及隋唐的吐谷浑王国,一直到350年后被青藏高原下来的吐蕃人征服。
注:十六国时期,三部平行推进的鲜卑人分别建立了如下国家:慕容氏——前燕、西燕、后燕、南燕;秃发氏:南凉国,乞伏氏西秦国。此为五胡中的鲜卑族渗透历程。
两汉时期,青海草原的羌人逐渐繁衍至湟水流域,并渗透到了金城(兰州)。西汉宣帝时,羌人叛乱,汉朝名将赵允国率兵将其击溃,此后六十余年,羌人一直很老实。东汉初年,汉羌纠纷再起。58年,汉朝击破烧当羌,攻占湟水流域极其肥沃的大小榆谷,将羌人七千余口迁到关中。稍当羌残部随后卷土重来,汉朝再次将其击破,再迁羌人六千余口到今甘肃甘谷、甘肃镇原等地。此时,布满关陇的羌人饱受汉人歧视,导火索终于爆发了。为了控制西域,汉朝就近征发羌人组建军队。不愿离开故土的羌人一咬牙,随即发动拖垮东汉王朝的大羌乱。终东汉一代,羌乱三起三平。到了西晋初年,趁着常年兵争,羌人渐渐地渗透到了关中的各个角落。冯诩(大荔)、北地(今铜川)、新平(今铜川西南)、安定(镇原)布满了羌人。其中,居住在南安赤亭(陇西)烧当羌中的一支姚氏也来到关中,并建立了后来的后秦国。此为五胡中的羌人渗透过程。
氐人本居住在四川茂县一直到陕西略阳和甘肃徽县、成县区域。汉武帝时期,汉朝向氐人居住地发展,氐人臣服。东汉末年,氐人仇池杨氏兴起。公元213年,曹操击败马超,开始攻略氐人盘踞的区域。当时,曹操大将夏侯渊击破仇池杨氏,徐晃击破陇县氐人。随后,刘备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担心武都的氐人趁机作乱,随即将其五万余落迁到关中以及天水地界。直到西晋初年,氐人已经遍布天水、陇西、兴平、西安一带。其中,自甘肃秦安迁徙而来的氐人苻氏在随后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前秦帝国。淝水之战苻坚战败,前秦将军氐人吕光又在西域建立了后凉国。此为五胡中的氐人。
简而言之,之所以中原大地会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完全可以用一句话表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先是东汉政府自身的土地兼并造成了本国的实力衰弱,从而导致了军事上的不利局面。在鲜卑、乌桓的攻击下,东汉政府又不得不依附羌人和内附的匈奴人作战,进一步导致了太阿倒持!东汉末年,各地的割据势力为求一时胜利,又主动招致少数民族内徙。如袁绍“抚有三郡乌桓,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绍子袁尚遣将与匈奴单于连兵平阳,以击曹操”,“曹操使太原乌丸王路昔屯兵池阳以备卢水胡,又徙武都氐五万余落于秦川”,“诸葛亮远结鲜卑科比能,与相首尾,以扰曹魏北边”,“邓艾谋灭蜀汉,招鲜卑数万,置于雍凉之间,与汉人杂居。”诚如,西晋初年江统给晋武帝司马炎上奏的《徙戎论》所言:“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当然,作为有识之士的一员,江统也为司马炎出了一招,趁着西晋灭吴平鲜卑的余威,利用精兵猛将的震慑力,强行将戎狄迁出中原腹心之地。可惜,晋武帝司马炎空有“武”字,而看不到未来的隐患。按照西晋大臣何曾的话说就是“吾每宴见,未尝阅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司马炎死后第二年,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爆发,中原地区自曹操时代积累的武力消耗殆尽,五胡之人纷纷趁机作乱!
我给你数数,这五胡所谓的都城,迄今为止没有被接入华夏正史《二十四史》。
同时,它们一直在攻击中国正统文明!
谢谢邀请。
胡人开始成体系进入汉人统治区实际开始于西汉时期。
强大的汉族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从刘邦建立西汉,一直到东汉末年进入三国纷乱时期,汉朝共延续了四百多年,这个庞大的汉族政权在强化了汉人作为主体的情况下,也加速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特别是自汉武帝时期,强大自信的汉族不断接纳归顺的其他民族部落进入管辖区,其中霍去病去受降的浑邪王等部便成体系地入驻陇西、北地、上郡、塑方、云中五地,这些匈奴人还允许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俗、文化和习惯。
三国时期,虽然神州大地三国鼎立,之间的战争也没有停止,但各个政权对于游牧民族的威胁都没有放松,都在各自的区域向周边延伸,保证了汉政权的强势地位,特别是北方的曹魏,在持续对南方的东吴,西方的蜀汉进行压制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压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西晋建立。
西晋是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司马家族又是世代大族,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至此来临,将魏晋以来的士族制度推到了最高峰。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让高层士族觉得天下太平,到了应该彻底享受的时刻了,政风黑暗,骄奢风行。
自汉朝以来逐渐内迁的外族越来越多,到西晋时又达到了一波高潮,门阀士族高调生活,把自己培养成高雅、奢侈的享受者,专注于清淡、探玄学、专文字,那些粗活、打手、体力、武力的事情交给下等人或外族人来做,他们喜欢收养外族做奴婢,大量使用外族,导致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外族人数大量涌进,已经和汉族相关无几。
从汉到西晋,总体上汉民族政权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势地位没有改变,各级政权也就自信地允许他们进入汉统治区,对于这些胡人来说,进入汉民族区可以更好生存,地理环境也要比北方更好,接触汉政权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享受汉民族政权的社会进步肯定是好事,但对于强大的汉政权也没有太多想法,只到汉政权自顾不暇时才会产生变化。
其实当时各区域的民族远不止五胡,只是其中五支比较多或者影响比较大的五个而已,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族。
首先是匈奴人,在西汉时便入驻五镇,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击败并受降了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并安置到了河套地区。三国时期,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由汉人为司马监督,当时刘豹为左部帅。匈奴人数急剧增加,几近汉人一半。后来五胡乱华称帝建立前赵的匈奴刘渊就是刘豹之子,出生在五台,起兵于离石。
鲜卑族原是匈奴的奴役民族,在西汉末逐渐摆脱匈奴自立,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南迁,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打击迁往中亚后,鲜卑人趁机占领了匈奴人占据的蒙古草原,此后同东汉政权时战时和,东汉灵帝时,檀石槐领导鲜卑人大败东汉军,稳定了汉匈边界,他死后,鲜卑分裂,西部鲜卑叛离,其他鲜卑分成三块,步度根部数万人占据云中、雁门一带,轲比能部占据代郡、上谷一带,东部大人部占领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一带,整个北方包括山西、河北诸多处都在鲜卑人的占领下。在西晋末年趁中原政权混乱时入侵,先后建立了西秦、南凉、代国和一系列燕国,直到最后最后中北魏统一北方。
羯族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长期隶属于匈奴,属于匈奴的十九种之一,只是在匈奴意欲和汉政权相争时才强大起来,其原来分布主要是上党、武乡(今山西长治一带),其进入中原也是当时汉政权以匈奴人的身份引进的,分布也是在匈奴人的大范围内,只是由于出了一个雄才伟略的石勒,从奴隶一直做到了皇帝,建立了后赵,其实羯族并不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有部落组织的习惯,但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商贩买卖,多为汉族地方打佣,信佛教。
氐族原来居住在松潘高原,后逐渐向青海、甘肃、四川区域扩张。秦汉时期,已经渗透到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处,氐族集中聚集区设有武都郡、陇西郡、阴平郡等十三个氐道。西汉至三国时期,氐人经历了两次大的迁移,汉武帝时期,武郡的氐人受排挤,一批迁往酒泉,一批迁往河西禄福,一批迁往关中水、陇山之间。第二次是东汉末三国时期,氐人成为曹操和刘备争夺的对象,后马超带大部分人入蜀汉,留下未走的入曹操,被曹操分别安置于扶风、美阳、天水、南安处。后刘备占领汉中,进逼下辩,魏武都太守杨阜前后迁徙武都汉、砂等万余户于就兆、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魏政府后又强制迁徙武都郡氐人六千人安置到关中。故到魏晋时,氐人分布区域除原有的武都、阴平二郡外,又形成了几个中心,一是以京兆、扶风、始平三郡为中心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凤翔、武功、陇县、千阳一带,二是以陇右的天水、南安、广魏三郡为中心,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陇西县、秦安县一带,三是散乱分布于关东、河北地,并州晋阳、河州枹罕、豫州洛阳、雍州蒲坂等地,强盛时,人口将近百万。西晋末时,第一个起来造反的胡人就是氐人李特,其子李雄也很快在成都称帝,建立成汉政权。
羌族是中国很古老的民族,以牧羊为业,秦时著名的义渠国就是羌人建立的,与秦国进行了长达170年的战争,是中原各国争取的对象,后部分羌人融入到秦人时,另一部分被近迁徙。汉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没控制,羌和匈奴人被切断,归附的羌人内迁,按地域他为东羌和西羌,东羌进入中原地区开始农业生产,西羌更分散,从西北新疆塔里木盆地到西南雅鲁藏布江都有羌人。西晋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陇城)人苻洪率二万户投降后赵石虎,被任光烈将军、护氐校尉。劝说石虎迁徙秦州、雍州的士民和氐、羌十多万户到关东,充实国都。后赵灭,苻洪自立,到孙子苻健时建立了前秦政权,而另一支羌人姚氏后来也成了后秦。
总之,到西晋时,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西晋的国都洛阳已经在胡人的包围之中。各民族有的在广阔的区域内已生存多年,与汉族杂处,有的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在大一统的朝代里、即使在三国时期,汉政权的强势也对这些胡人有绝对的控制力,但一旦政权出现问题,像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整个国家的统治出现危机,这些散乱的少数民族便会乘机作乱,其实接收这些民族入中原地区并非有多大错误,只要自身强大了,有强大的政权这些混乱就会避免出现。
如果对历史有共同的兴趣,希望能关注我,松林寺君期待能与更多朋友一起讨论历史,畅议古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