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松茸西施”格绒卓姆 用一块手机屏幕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目前,央视综艺频道《越战越勇》节目正在热播,节目里,选手们为梦唱响,感动不少观众。其中,来自四川甘孜的姑娘格绒卓姆,在4700米高原挖虫草,通过网络销售带全村人致富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格绒卓姆今年24岁,家住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姑娘,还有一个名字叫“迷藏卓玛”,一个在全网拥有400多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我是在2017年的时候接触的短视频,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让父亲帮我拍了一个小视频,不小心就火了,播放量有60多万。现在回过头来想,我的命运正是被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所改写,听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
意外:
一段挖虫草短视频播放量破50万
格绒卓姆在稻城长大,因为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没有很多现代化的高楼和厂房,生活闭塞。然而,最原始的风景,孕育了最朴素的人民。“我们这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是以养牛、务农和采摘为生,年轻懂汉语的可以去亚丁景区周边做服务员,我就是做酒店服务员时和我丈夫相识的。”
格绒卓姆的丈夫杜沫奎来自云南,喜欢徒步的他2015年从洛克线来到亚丁,因为喜欢这边的风景,就留在亚丁的酒店做短期工。“那时我在他隔壁的酒店做服务员,我听过网购,但是不会用,就找他帮忙网购衣服这些,一来二去就熟悉了,确认了恋爱关系后,他也因为我而留在稻城亚丁。”
以前因为气候的原因,稻城的旅游业分淡旺两季,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游人罕至,山里也没有任何农事可作。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工作,这对刚结婚的小两口来说,有些捉襟见肘。为了维持生活,格绒卓姆和杜沫奎决定在县城学校门口租铺面卖卖奶茶、小吃等。别看店铺不大,事儿可不少,“我们每天六点钟起来蒸包子,一直要忙到凌晨12点才能睡觉,我们卖的东西都是1元2元的,忙一天到晚也只能卖300-400元,除去成本、租金也剩不下多少。”
奇妙的缘分说来就来,在小吃店看见有顾客玩短视频的格绒卓姆,被手机屏幕中千里之外的人们的生活吸引了。“我也掏出手机,下载了‘快手’,开始拍一些原本见惯了的美景、唱歌跳舞的才艺。”不过,一开始,她的短视频并没有什么播放量。等到了5月挖虫草的季节,考虑到小吃店生意惨淡,格绒卓姆跟丈夫商量自己回村挖虫草补贴房租。“我们的虫草山海拔在4600米-5000米,距离村子较远,为了方便采挖,我们在山上搭建了小房子,每年虫草季节住一个月,这里没网没电,要到5000多米的山顶才有微弱的信号。”
有一天,格绒卓姆和父母一起在4700多米的高山上挖虫草。“我挖到了一根虫草,拍视频的兴致突然来了,我就让阿爸帮我录了一段,他没用过智能手机,第一次拍视频,录了一分多钟,只有十多秒稍微稳定一些。我爬到山顶有信号的地方,把视频传了出去,再返回来继续挖。第二天去到山顶,我打开快手,没想到视频播放量居然涨到了50多万,粉丝数也涨了3000多。”
商机:
短视频助力农特产品销售
更让格绒卓姆意外的是,居然有几百位“老铁”私信问她“虫草怎么卖”。“我第一次在县城的邮政快递处将虫草邮寄给外地的用户。这一次,我赚了2000多元,相当于小吃店一个月的收入。”
虫草季节过了就是暑假,小吃店就没生意,马上又要交2万多的房租。而之前虫草生意让格绒卓姆看到了短视频的前景。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就转让了小吃店,决定试一下短视频这条路。接下来,格绒卓姆开始拍挖松茸的生活,视频里的真实场景备受网友喜爱。
“随着粉丝不断上涨,我们的松茸干片也挺好卖的,每天就是拍视频,回私信,卖特产,大部分时间都对着手机,为此有很多人经常说我们整天不做正事,就知道玩手机。”格绒卓姆解释过是在网上卖特产,但大家并不相信,毕竟看不见买家,也看不到钱,没有交易现场,怎么做生意呢?“2017年时,其他地区电商非常发达了,但我的父母从没走出过大山,因为不懂汉话,也不看新闻这些,他们当时无法理解互联网和电商。家人的不理解,村民的指指点点,也让我们备受压力。”
直到有一天,一位广东的粉丝留言说要买2000根虫草,因为量比较大,对方提出当面交易。“当时我的单子一般就是20-30根,顶多就是50根。他说2000根的时候我觉得在吹牛,跟他加了微信,发了定位,也没在意这个事。”格绒卓姆回忆道,“过了一个多月,他突然在微信上和我说,他到我们村口了,找不到小路,叫我去接一下他,见到面后他问我2000根虫草准备好了吗?这时我才相信是真的。”
那会儿,格绒卓姆家只有300多根虫草,她又找了几户村民才凑够这2000根虫草,“他给的价格比当地虫草老板的收购价每根多3元钱,2000根就多卖了6000元,大家没见过这场面,高兴坏了,也对互联网的能量刮目相看。”
扶贫:
帮助同乡村民脱贫致富
到了2018年,格绒卓姆、杜沫奎夫妇通过短视频共售出虫草大约1.5万根、松茸1200余斤,牦牛肉干500余斤,产品总销售额达110万元以上。在格绒卓姆看来,她能取得这样好的销量,来自政府对当地网络和公路的建设。“2018年,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通了宽带网络,除了短视频我还能直播卖货了。某某快递在县城开了网点,新鲜的松茸也能通过快递发出去了。”
粉丝越来越多、特产越卖越好的格绒卓姆,并没忘了村里的乡亲们。仅2019年上半年,她就帮全村50多户人家卖出10余万的滞销松茸干片,5-6月卖出新鲜虫草2.3万多根,累计销售额已过百万,被网友称赞为“松茸西施”。
为了解决农特产品的品质问题,格绒卓姆于2019年在村里办了农民合作社,“村民把松茸和其他野生菌采挖下山后,合作社统一标准把新鲜松茸分级后发出去,不用拿到市场上就能卖到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有的村民不方便上山,我们就组织他们在合作社里切片制作干片、打包发货等,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2019年,合作社的销售额突破了400万,2020年销售额达到617万。“这点成绩对于一些主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们小山村的人来说是天大的数字了。”
2020年,格绒卓姆开始帮助乡里其他贫困村卖产品。“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我在的时候,一公斤的价格是180元,我不在的那天,有老板给压到了120元,我就连院都没住,打完吊针晚上就回去弄松茸,然后又累倒了。”如今,她又开始建民宿,希望通过短视频吸引更多朋友来稻城体验生活。“我的民宿只有6间客房,游客多了还能分给其他村民,哪怕一间房房费收个10块、50块的,对方觉得松茸好了买点,再在你这边吃饭,也会有所收入。”
对于未来,格绒卓姆早就做好了规划:继续扎根在自己的家乡。“现在大家喜欢的我们的农特产品有牛肉干、虫草、松茸,等以后我们想走遍全甘孜,看一下有没有那种稍微便宜一点的让大众能接受的产品。现在虫草、松茸太贵了,接受度还是太小。”她也非常感慨,称只有小学文化的自己,做梦都没想过能做这么大的事,“很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我的故事,真的没想到。我要感谢政府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关怀和不计成本的建设基础设施,让我们能与外界更畅通的连接,游客走进来,特产走出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封面新闻记者通过稻城县宣传部的一份资料获悉:稻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甘孜州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州五县交界之地,幅员面积7323平方公里,县城海拔3750米,全县辖8乡5镇89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常住人口3.64万人。2014年审定贫困村55个、贫困户1268户、贫困人口5614人,贫困发生率为20.25%(2020年动态管理后,共有贫困村55个,贫困户1257户、贫困人口5610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七年攻坚,实现了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民生民享有效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脱贫任务高质量完成。预计2020年较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159.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12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9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0.8 %;全县人均GDP增121.8%。接待游客人次增24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加241.9%。2019年4月,以“漏评率0%、错退率0%、满意度99.79%”的评估成果经省政府批准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