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奇才”黄芊芊:30岁荣获全球大奖,不出国依旧成功
黄芊芊是个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她17岁考入北大,28岁成为了北大博士生导师。
面对国外各大名校的邀约,黄芊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拒绝。
有人将她称为“国产科学家”,因为她没有任何出国留学的经历,但这并没有掩盖她的才华。
2019年,年仅30岁的黄芊芊荣获了IEEE(电气电子工程学会)颁发的青年成就奖。
IEEE颁发的青年成就奖的含金量可不一般,黄芊芊获奖那年只有3位获奖者,而黄倩倩是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芯片研发向来是美欧发达国家占优势的领域。
黄芊芊没有出国经历,她又是如何一路“杀出重围”,成为芯片领域最前沿的青年科学家的呢?
17岁考入北大的天才少女
在半导体研究领域,黄芊芊被称为“芯片奇才”。
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姑娘,从小便展露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
当同龄女孩们还在追逐着玩偶和电视剧的时候,黄倩倩却喜欢将大量时间花在做题上。
她没有太多朋友,也很少和同学有深入的交往,解决一道道数学难题似乎成了她的唯一爱好。
当解题都成为了黄芊芊的爱好,优秀的学习成绩自然是手到擒来。
2006年,年仅17岁的黄芊芊考入了中国最顶级的学府——北京大学。
在选专业的时候,从小就乖巧听话的黄芊芊和父母发生了许多分歧。
母亲希望黄芊芊报考金融专业,毕业后能够拥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再不济也得是师范专业,赚不了大钱但胜在工作稳定,对女孩来说同样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黄芊芊却拒绝了父母选的两个专业,反而是报考了北大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微电子系。
所谓的微电子其实就是研究半导体相关领域的专业。
涉及到了半导体的专业学起来就没一个容易的,加之就业选择窄以及薪水不高,黄芊芊的父母都一致反对这个决定。
最后黄芊芊的坚持还是说服了父母,她也顺利成为了北大微电子系06级的新生。
“开挂”般的科研人生
北大是汇聚了全国最聪明的一批学子的顶级学府,即使优秀如黄芊芊,进了北大也不免被遮盖了光华。
但黄芊芊没有泄气,依旧保持着教室、图书馆、饭堂和寝室“四点一线”的生活作息。
半导体领域显然不是个闭门造车的行业,除了在图书馆研读专业书籍外,黄芊芊还来到了一家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实习。
深厚的理论知识,外加经常和行业最前沿的实际需求,让黄芊芊的知识积累增长飞快。
黄芊芊也因此从众多同学间脱颖而出,当到了即将毕业时,多家外国顶级名校都对她发出了邀请,还有不少行业大牛都给予了她“直博”的机会。
在2010年左右,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
外国的顶级大学掌握着更加先进的实验室,在厉害的导师手中,甚至还能接触到行业最先进的知识。
加之当时中国对半导体领域并不算重视,就连相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薪水,当时美欧发达国家也甩开国内一大截。
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下,黄芊芊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在北大当研究生。
黄芊芊和家人
面对周围的不解和质疑的声音,黄芊芊并没有回应,因为她决定用实力来为自己辩解,一篇篇实打实的论文,总是胜过千万句苍白无力的辩解。
2012年,黄芊芊获得了中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这意味着黄芊芊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得到了肯定,这也让她研究学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昂。
201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给予了黄芊芊“学术十杰”的称号。
2015年,在全北京大学的“学术十杰”的评选中,黄芊芊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所汇聚了全中国顶级科研人才的学术新秀。
同样也在这年,黄芊芊顺利获得了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拿到博士学位后,许多芯片相关的公司给黄芊芊发出了高薪邀请,但黄芊芊依旧想在半导体领域继续研读,便选择了留在北大做博士后。
博士后并不算教职,所以黄芊芊只能拿到勉强够生活的补助,但黄芊芊却甘之如饴。
16年,黄芊芊再次荣获北大优秀博士后的称号。
2017年,28岁的黄芊芊正式入职北京大学,并于微纳电子系担任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员。
以30岁不到的年纪,在北京大学这所全国顶级学府担任博士生导师看似不可思议,但黄芊芊却做到了。
从2011年开始,黄芊芊便在IEDM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相关论文,此后她依旧保持着每年一篇IEDM论文的节奏,输出自己的诸多研究成果。
IEDM的全称是国际电子元件大会,它创立于1954年,在半导体领域上是全球最著名的论坛之一,其影响力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左一为黄芊芊
连续多年在IEDM上发表论文,同样也证明了黄芊芊优秀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彰显着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随着黄芊芊名气的增长,诸多知名的芯片公司都对她伸出了橄榄枝,这其中不乏走在行业最前沿的美国芯片公司。
不管是高薪、房子或是豪车都在眼前,美国芯片公司还能提供更先进的实验环境,这对于任何致力于科研的人才来说都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但黄芊芊却依旧没有任何犹豫的拒绝了。
许多人都认为黄芊芊的决定不够理性,抛开更优渥的薪水不说,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差距,完全大到令人绝望。
美国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实验室,以及世上绝大多数芯片相关的专利,以至于当时没有多少人认为,在中国搞芯片研究是有前途的。
但黄倩倩不这么看,她要证明在芯片领域美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后发者同样能够实现“弯道超车”。
年仅30岁,获全球大奖
2019年,注定不是个平凡的年份。
5月,美国将多家中国芯片公司加入了实体清单,试图以此打压中国多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帮助美国芯片公司用不公平的手段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就在10月,黄芊芊却用实力告诉美国,这完全是妄想。
黄芊芊多年致力于研究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鉴于黄芊芊在芯片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电气电子工程师(IEEE)学会决定授予黄芊芊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
别看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名气不大,但它实际上是在电子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等领域最具权威的协会之一。
它始创于1963年1月,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组织之一,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42万个会员,150多个国家都开有分会,每年至少会举办300余次专业会议。
同时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贡献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领域30%的文献,还参与制定了超过900个工业标准。
由此也可看出黄芊芊拿到的奖项到底是有多难得。
在2019年,仅有3位科学家荣获了该奖项。
同时黄芊芊也是亚洲唯一的获奖者,历史上中国第二位获奖者。
得益于在芯片领域的多年深耕,黄芊芊共发布了60余篇论文,拥有超过70项芯片相关专利。
得知了美国政府将华为也加入了实体清单,妄图借此阻扰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时,这位脾气向来温和的姑娘罕见的生气了。
在和华为进行了沟通后,黄芊芊决定将相关专利和研究成果授权给华为,帮助华为能够绕开美国的封锁,研发完全国产的芯片。
尽管华为在遭受美国的制裁后,短时间内可以说是损失不小,但有了黄芊芊的帮助,华为的芯片研发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同样在10月,黄芊芊登上了福布斯中国精英榜。
黄芊芊这样的青年科学家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正是她们的付出,才有了中国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