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州北通州的来历 通州十“通”!历史上的通州
如此动人 便是通州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推进,通州,这个“左辅雄藩”之地,更是吸引了世人目光。作为北京东大门,通州自古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它的优势何在?“通”在何处?
一、区位通
通州是连通北京与冀东、津西的枢纽。它位于“北京湾”的东南、华北平原的东部,一马平川,直达渤海,是北京通往东北、东方和南方的要冲。所以自古民间将江苏通州和北京通州称为“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作为京城重要的依附和支撑,通州素有“北京门户”和“畿辅重镇”之誉。
它西邻北京市大兴区、朝阳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邻,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毗连,又位于京津冀交界之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互动性强,辐射和引领作用明显。
地理胜势加之自然环境优越——地势平坦,多河富水,使得通州成为宜人宜居之地,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明代《通州志略》载,“(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今凉水河)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恃于西北;地博大而爽垲,势雄伟而广平。实水陆之要会,为畿辅之咽喉;舟车之辐辏,冠盖之往来。”
二、交通通
区位优势是便捷交通的先决条件。通州的交通优势,很早就被古人注意并利用。秦统一后,修筑了从蓟城(今北京)直达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的驰道。这条秦代的“高速公路”,通州是首站。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通州设立的路县是迄今所知通州最早的单独行政建置。名之由来,可能因为这里位于驰道之侧。通州从此成为拱卫蓟城的卫星城。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为用兵高丽,开凿了起自洛阳,过天津,直达蓟城的永济渠,并与此前的通济渠贯通。从此,一条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诞生了。
大运河在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果将绵延东西的长城比喻成中华民族挺立不屈的脊梁,那么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则是中华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
大运河开通后,东西向的大道与南北向的大河在通州相交,通州成为名符其实四通八达、水陆兼通的要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转通道。
“半天下之财富,悉经此路而进”,“凡四方万国贡赋由水道以达京师者,必萃于此”。
元代郭守敬缩短、调直了大运河的航道,使其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运河与通州相伴相成:通州因运河而生长,运河因通州而归宿。大运河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连接了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成为通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金代,改已由“路县”更名的“潞县”为通州,并沿用至今。从西汉的“路县”到金代的“通州”,路通道达,一脉相承。联通京师的四大桥中,通州独占其二:八里桥(部分今属朝阳区)和马驹桥。
明代《通粮厅志》中,点出了“通”之寓意:“以‘通’名郡,取漕运通济之意,故河曰通惠;闸曰通流;桥曰大通、永通。是‘通’虽郡号,实为漕而得名也。”据载,这里明代漕船有11700余只,清初漕船有1万余只,还有大量的商船、客船和官船,端的是“万舟骈集”。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将原来朝阳门至通州的土道铺成石道,即所谓的京通间四十里石道,沿途广栽植被,乾隆有“白云红树通州道”之赞。从南方乘船而来的官员、学者、商贾等在通州弃舟上岸,换车马前往京城;取道水路南下的人,从京城到通州换船。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所以《御制通州石道碑》一文称“方其盛时,由通州西门至京师朝阳门一带石路昼夜行人不绝”,并将通州之要、道途之难、修路之需、石道之工、始竣之时、费用之巨一一交代,高度评价了通州对北京交通的重要作用。
近现代以来,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地铁的通行,通州的交通网络完善便捷,与周邻地区结合成一个整体,主街道新华大街就是长安街的东延长线。“通”之为名,当之无愧。
三、商贸通
摄影 张春喜
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缘和便捷交通,使通州在北京各区中独树一帜,精彩纷呈。
作为大运河北端物资转运枢纽,通州是京城与其它地区商贸互通的大市场。商贾云集,市肆繁华。明内阁首辅李东阳道:“自文皇定都以来,肇立京府,并置州卫,东南漕运,岁入四百万,析十之三贮于州城,既久且富。”康熙时将通宵不息的通州夜市与燕京八景并列,以示其商业之盛。
商业繁荣兴盛的背后,是及时、充足、广泛的物流保证和商品流通。通州的“朋友圈”遍及大半个中国。
北送、南纳、东运、西输。唐代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一带)、金代湖州所铸之铜镜,货于通州。
明清时,山东的花板石、上海和安徽的城砖、江苏的金砖、浙江的丝绸和茶叶、江西的瓷器汇聚于此。骆驼店转运着塞外与南方的货物。
清《御制通州石道碑》云:“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商贾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车彀织络,相望于道,盖仓庾之都会而水陆之冲逵也。”“江浙货物皆先至通州,是以风俗与京师同。”旧时,通州有山西、江苏等外埠商业会馆10座,可见其交通之广。
四、文化通
通州是文化贯通的胜地。人文荟萃,文脉蔚然,古韵萦绕,千年积淀形成了名城的文化底蕴。
古今文化相通。通州可述说典故不可计数,古今同辉。明代“三言二拍”中,至少有四回提到了张家湾。著名的京剧剧目《二进宫》中李艳妃和父亲是通州永乐店人。咏述通州的诗词不胜枚举,南宋至晚清有近三百首。
张家湾的当铺、街巷、盐店、葫芦庙等景物被认为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原型。
《宰相刘罗锅》中,大学士刘墉多次派人到通州买小烧(酒)。南方大批优质粮食经漕运囤积,使得通州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金天德三年(1151年)。“金澜酒”已享誉中都。元明清时,“东潞烧酒”“湾酒”等为宫廷御酒,闻名于世。
南北文化相通。考古发现,通州是战国、汉代的瓮棺葬俗从华北向东北亚地区传播的关键节点之一。“通州三宝”中的大顺斋糖火烧和万通腐乳,是南方匠人制作,或南方食品沿运河北上产生的遗珍。
文化融合相通。在这里,有以柳林行宫、黄船坞、皇木厂及槐树为代表的皇家文化,康熙视察通州就达27次。有辽金元三代少数民族帝王遗留的捺钵文化。有以贡院、文庙等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有通州文化根与魂之称的运河文化和漕运文化。有以面人汤、花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有“通州八景”“漷县八景”“文昌阁十二景”等胜景文化……它们之间,多向互动,和而相融,相映生辉。
文化多样繁荣。民间文学兴盛,刘白羽等大批优秀本地作家使得通州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文化名人灿若繁星。群众文化历史久远,乡村戏剧分布在四大庙会。业余剧团众多,戏剧品种多,有京剧、评剧、梆子、吕剧、豫剧、莲花落等,戏剧名角辈出。
五、民族通
摄影 郭建华
通州是民族交流融通的桥梁。自古以来,汉代乌桓、五胡鲜卑、唐代高丽、辽代契丹、金代女真、元代蒙古、清代满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通州繁衍生息。尤以元代以来,大量的回族民众来此定居为代表。
回族民众聚居最多的南大街至少已有八百年历史,于家务、张家湾、马驹桥等地都形成了回民聚居区。通州“鞑子小营”、称“湖”为“海”的地名习俗都是蒙古文化的孑遗。红果园等不少带“园”的地点是清代满人生活过的场所。
如今,通州民族数目和总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民族成分多元。于家务回族乡是北京五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更是有朝鲜族、苗族、壮族等40个以上少数民族的民众在通州这片土地上团结互助,和睦共生。
六、宗教通
通州是宗教会通的舞台。以燃灯塔、佑民观、清真寺、教堂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和文化,反映着通州宗教的兼容并蓄。
“云光水色运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被称作“通州塔”的燃灯佛舍利塔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塔东侧三座呈“品”字形分布的庙宇分别是儒教的文庙(俗称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俗称红孩儿庙),合称三教庙,由此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
儒、释、道三教在这里互为近邻又相互独立,和谐共存400余年,在全国各省、府、州、县中是独有的宗教景观。张家湾清真寺的“孝”字窗棂,体现了伊斯兰教传入这里后接受了儒教的影响。
张家湾镇里二泗村的佑民观俗称娘娘庙,供奉的是女神天妃(东南沿海一带多称妈祖)。元代海运万户侯张瑄指挥海船运粮,将南方沿海地区的信仰带至北京。古老的文化习俗使中华儿女命运相通。
酷好道教的明世宗到此后,赐名“佑民观”。这里也由此成为中国道教中“正一道”的重要传承地点之一。最早出现在元代的通州清真寺是北京四大清真寺之一。清末,基督教传入通州,八境神学院是潞河中学的前身之一。基督教证道堂、天主教贾后疃教堂等是通州近代历史的见证。
民间杂神庙宇较有通州特色的明代仓神庙、铁锚寺、监斋庙、祖斛庙、小圣庙等,是本地漕运文化的缩影。
七、邦交通
通州虽位京东一隅,但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这里成为中外交往的明珠。早在唐代,随唐太宗征高丽来华的高丽人就在这里形成了高丽(力)庄。
外事活动相通。明代,通州是朝鲜使者前往京师的必经之地,他们对通州的记载不绝于笔。李安讷眼中是:“邑屋临河上,河流入海长。帆樯蔽云日,车马隘康庄。渠转江南粟,市藏天下商。城门夜不闭,灯火烂星光。”
通州的繁华,成为他们对京城的第一印象。明代日本国使节策彦和尚觐见嘉靖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京、大使许天锡赴安南(越南)、清代时英国马嘎尔尼觐见乾隆帝等重大中外交往,都经由通州。
通州也是琉球国使者进京途经之路。张家湾的琉球国墓园,是中琉友谊之证,葬有向清朝进贡的副贡使、汇报国情的陈情官和来京学习的官生。美国耶稣教士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在中山大街关帝庙所植刺槐为通州现存巨型刺槐之一。
对外贸易相通。元代马可·波罗经过通州前往杭州。通州不少地点出土有“宽永通宝”,这是日本历史上铸造量最大,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货币之一。它的铸造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明代晚期至清代,在长期的中日贸易及交往中不断流入通州。清代销往蒙、俄的食盐在通州盐厂办理。通州北关有俄商经营的赛宝斋,批趸俄国呢绒、毛毯。
八、军事通
通州作为“东大门”,是拱卫北京的屏障。它密迩京师,陆扼东北,水控江淮,自古战略地位重要,北京很多重大战事均涉通州。
秦汉之际,朝廷利用古潞水(今北运河)漕运粮秣供给边关将士。东汉上谷太守王霸镇守边关20余年,与匈奴大小百战,全靠潞水转运中原粮物。曹操北征乌桓,开凿平虏渠转输济边。
唐时,东征士兵经通州到蓟城。五代时期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重修潞城以抗契丹,后来清乾隆作《潞河怀古诗》,高度赞扬赵德钧“城潞戍幽”的功绩,“空传彭宠守渔阳,城水东西究莫详。只有德钧卫耕稼,至今乡尚号甘棠。”辽圣宗在延芳淀操练水兵、金海陵王于通州造战船,随后沿潞水南下战宋。
元代之后,通州更成为保卫京师、维护国家统一之命脉。元末,红巾军起义攻克漷州,直逼大都。明初,徐达、常遇春大军沿运河北上,先下通州,后兵指大都。明洪武年,为防蒙元残部,通州城内驻扎重兵,称通州卫,直隶兵部,后来升为亲军。“靖难之役”中,通州是主战场之一。“北京保卫战”时,蒙古首领也先率军欲占通州粮仓。于谦抢先将饷粮发放军民,成功解除兵危。
正德年间,为防农民起义军修筑了漷县土城。嘉靖年,为保卫漕河这一经济命脉,防备蒙古兵的侵扰,抢筑了张家湾城。清代,悲壮的“八里桥之役”后,北京的东大门被打开,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00年,李秉衡率清兵与八国联军作战,兵退张家湾。
通州红色基因深厚,在近代以来的革命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辛亥通州起义、日伪时期英勇的“保安队起义”、平津战役指挥部曾设于此、马驹桥战斗等对北京局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教育通
通州自古尊师重教,春风化雨,是北京教育史上的高地,公学、私塾兼兴。元代通州就有官办学校地方儒学学宫,明清时期有通惠书院、潞河书院等官、私办书院。
历史上通州学宫及通州贡院闻名京畿,清朝顺天府环北京22州县生员在通州贡院举办乡试,潞河书院是京东十州县的最高学府。明代名臣李三才在家乡张家湾兴办双鹤书院。清代建义塾33座,文风兴盛。
自金朝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约800年间,产生过通州籍状元2名、文进士172名、武进士37名,以及文、武举人数百名。康熙十八年(1679年)大地震后,第二年知州于成龙未修州治,而先捐出了自己的俸禄倡修学宫。
通州作为京东门户,随着西学东渐,在北京率先接受、吸收了西方新式教育思想,成为北京近代教育的发轫地之一。
通州的潞河中学,是中国最早开办的新式学校之一,为封闭已久的国人打开了一扇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门。从这座名校中走出了黄昆、侯仁之、刘绍棠、王洛宾、周文彬、刁光覃、秦馨菱等各界杰出校友。
十、民俗通
通州的民俗活动和民间工艺是北京艺术宝库中的奇葩,祭坝习俗源远流长。
觅子店被誉为“剪纸之乡”,剪纸已有三百年历史,深植民间。运河船工号子是北京最富特点的劳动号子之一,与南方民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面人汤”久负盛誉,最早的来源是山东曹州面人陆。陆辛庄曾经是著名的“京东少林”武术之乡。
通州民间舞蹈艺术的代表——花会已有几百年历史,曾有20余种表演形式,跑跷、龙灯会、小车会等各具特色。
通州还流传着大量的童谣、民谣、谚语,绚丽多彩。小楼烧鲇鱼、咯吱盒等通州美食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