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至少多宽 人行道宽度规范要求是强制性规范吗
近日,有市民反映成都市槐树店地铁站附近的人行道,可以说是成都市“最窄”的人行道,行人无法正常通行,盲道中间还有路灯杆,无法正常使用。
红星新闻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该段人行道大约七、八十厘米宽,仅容一人通行,且因为路中间有电线杆、路灯、树木等,最狭窄的地方,侧身通过也很困难。
成华区槐树店路 人行道大约只有50公分
有居民表示,该处人行道存在十余年了,一直那么窄。也有居民表示,该处人行道在两三年前修地铁时也曾宽过,大约有1.5米,但施工结束道路恢复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该段“最窄”人行道是如何形成的?后期为何无人“搭理”?红星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探访:
不仅狭窄,盲道上还有灯杆挡路
几乎所有行人都走非机动车道
6日上午,记者在地铁4号线和7号线交汇的槐树店站A出口街对面,看到了市民口中“最窄”的人行道。该段人行道长约两百米,宽度大约七八十厘米,由于路灯灯杆、电线杆、行道树、交通信号灯柱、公交站牌、垃圾桶、共享单车等挡道,无法正常通行。其中最密集一处,10米左右范围内,树木以及各种杆加起来差不多有10棵(根)。
成华区槐树店路 本就很窄的人行道因为电线杆和行道树,部分路段已经无法通行
该段人行道的正中铺设了盲道。市民提到的“盲道中央是路灯杆”的问题确实存在。除了路灯杆,挡在盲道上的还有基本和盲道一样宽的水泥电线杆。该段人行道上的电杆顶部没有连接线缆,看上去已经废弃了。当天上午10点左右,半个小时内,三四十名市民经过该处,只有两三位走了部分人行道,最后都走到了非机动车道上。
该段人行道的一侧是近两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以及双向八车道的机动车道。另一侧则是槐树苑小区的院墙,出该小区的大门右转,就是该段人行道一端。该端路面被灌木丛、电线杆、灯柱以及通讯井盖所占据,同时路面出现破损,能看到砖块,基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大约在该段人行道中间位置,有一处公交车站,为地铁槐树店站。该站有5路、97路、260路、401路、80路、98路、120路、237路,共计8条公交线路。当天上午,不断有市民走到该站等车。
市民:
此情况已存在多年
不时有人和电瓶车发生擦挂
如此人行道,市民出行体验如何?在公交站台等车的市民纷纷吐槽,“肯定危险嘛!”“这也太窄了,根本没法走。”“这个人行道设计得也太不合理了。”……同时,有居民表示,早晚交通高峰的时候更危险,很多人在该站坐公交,行人走非机动车道,电瓶车走机动车道,公交车到站的时候尤其混乱。该处不时会有行人和电瓶车发生擦挂、碰撞。
顺着该段不到一米宽人行道往城外方向走,经过槐树苑小区后,人行道就消失了,只剩非机动车道,步行一百米,就是槐树店路与中环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到了十字路口,人行道又重新出现,并且有两米多宽。“这也能叫人行道?”一位骑着电瓶车刚出槐树苑小区的居民表示,该人行道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但已经存在有两三年了;该段人行道之前也曾宽过,大约在一米五左右。
成华区槐树店路 其中一段只有非机动车道
另外几位居民表示,他们2003年前后搬来时,该段人行道就已经这么窄了。而在两三年前,该路段修地铁曾经打围破路进行施工,当时,该小区的围墙曾向内退过,人行道得以变宽,但后来小区居民有意见,“里面是小区的地,居民肯定不会同意。”于是,这段路恢复了原样。
有市民质疑:“这样的情况存在这么多年,为何没人管管呢?”
该谁来管?
街道办:日常巡查应发现该处问题
区住建交局:为市管道路,只负责协调
谁来管管这段人行道?
该段人行道位于万年场街道办的辖区。6日,记者来到该街道办。“我在这上班五年,这条人行道一直这么窄。”该街道办负责人表示,旁边小区围墙之前很破,修地铁时重新修过,成了现在的样子。居民觉得该段人行道之前宽过,可能是因为修地铁拆除围墙施工,所以看上去变宽了。街道办并未参与该处工程的验收,对于该段人行道的成因并不清楚,同时未接到有关该段人行道的投诉。但街道办工作人员也承认,街道办对辖区内的道路等市政设施有日常监管的责任,没有市民投诉,日常巡查时也应该发现该处的问题,并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发现问题,应向区住建交局反映。”
成华区槐树店路 因人行道太窄,很多市民只能站到非机动车道等车
随后,记者前往成都市成华区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该局工作人员根据位置信息,在电脑上调出了该处人行道的照片,可以看到人行道确实很窄。该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不同道路对应的人行道宽度是有相关标准的,该条路人行道应有的宽度查设计图纸就能知道。市政道路分为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市管道路由市级相关部门管理,区管道路由各区住建交局相关部门管理,包括路上的路灯、电杆、树木、盲道等。如果该段人行道为区管道路,会分移交前后两种情况:道路移交前,区住建交局会要求业主单位处理解决;道路移交后,区住建交局会协调各设施主管单位处理解决。该工作人员表示,该段人行道为市管道路,他们只负责协调,具体情况以及相关资料需要咨询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随后,记者将遇到的问题反映给了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该站工作人员表示,会立即核实相关情况。该处“最窄”人行道究竟因何而成?未来有望变宽吗?红星新闻记者将持续跟踪报道后续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