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买车 坚决不买汽车
01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低配的生活,也可以高贵地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买一台小车,似乎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标配,或者是一个人混得很好的标志。
可是,这个社会依旧有很多清醒的人,他们对小车并不热衷。不管身边的人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副巍然不动的样子,始终坚持不买车。
人生短短几十年,最难的就是“做自己”。
因此,我要恭喜那些坚持不买小车的人,人生的优势,一目了然。
02
美好的生活,需要精打细算。
商人巴菲特说过:“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也就是说,生活要一点一点变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当一个人的生活还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那就别考虑买车了。
虽然一两万块钱,也能买一辆二手车,但是买车之后的开支,和买新车是一样的。加油、修车、洗车…..所有的程序,都不会少。
总有人,发出感慨:“买车容易,养车难。”
不买车的人,生活中少了很多项开支。一年到头,节约了不少钱。
就拿我的表舅来说吧,他每天去上班,来回四次,坐公交车的话,四元钱就够了;开车的话,需要四十元的油费。一年上班两百多天,可以节约六七千;十年可以节约六七万。
掐准人生的“一英尺”,不盲目消费,也没有超前意识,看似落后于人,其实在生活质量上,快人一步。
做人,真的不必把生活中所有的空白都填满。少了一辆车,就像是一个维纳斯雕塑,拥有残缺之美。不同的角度看生活,幸福感就没有缺失了。
03
出行的自由,不一定是买车可以解决的。
买车的目的,似乎是“行万里路”。就好像古人乘船一样,速度快了,看到的风景就更多了,生活的范围就宽了。
诗人说:“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日千里,岂不快哉?
事实上,开车出行,也是有困难的,要是遭遇了意外,反而比走路更慢。并且,你不能把车丢在路边不管。
春秋时期,孔子去吕梁看洪水。他和几个弟子,兴致勃勃地驾车出发。忽然,“咔嚓”一声,车轴断了。看看周围,也没有驿站,大家只能住在附近的农家。
过了几日,车修好了,大家再次出发。
孔子看着洪水,感慨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就这样,匆匆忙忙溜走了,有什么办法呢?
还有一次,孔子要出行的时候,才发现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可是他的车没有雨棚。有弟子建议,去附近的一个商人家里借雨棚。
孔子说:“算了吧,这个商人很吝啬。”
自古以来,买车的人,都会有诸多为难。车放在哪里,会不会违规,有没有安全问题,都要认真考虑,还要常常检查。
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一件事:家住北京胡同里的朋友,因为车位紧张,不得不把车贴着墙壁停靠。因此,车头和车尾,有很多刮痕,车门也不忍直视。
很多时候,朋友愿意搭车去上班,也不会开车上班。因为单位在一栋高楼里,压根就没有地方停车。
那些不买车的人,多了等车的烦恼,但是没有停车和修车之类的烦恼了。相比之下,各有千秋,谁又能说,没有车,出行就不方便呢?
04
做人的底气,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作家狄骧说过:“钱可以决定物品的价格,但不能决定人生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是用金子来衡量的,也不是有了豪车,显摆一番,就证明他活得有模有样。
读者“无形”给我留言,他买了一辆手动挡的小车,经过多年的实践,技术已经非常到位了,停车、堵车、爬坡都不是问题,人车合一的感觉,真的很好。
读者“阿坤”说,他骑车上班,风雨无阻,锻炼身体,也不堵车。
什么车有面子?手动挡小车被认为是低端车,但是喜欢它的人,乐在其中;自行车虽然是最廉价的车,但是好处不少。
摆正了心态,习惯了简单的生活方式,你就会发现,生活开支越少,做人的底气就越足。口袋鼓鼓的,才能撑起自己的未来。
那些买了车,又没有钱加油的人,显得很尴尬;买了车,但是一年都用不上三四回的人,车就是一个消耗品。总而言之,就是毫无价值。
05
看过一条信息:在湖南株洲,五十多岁的贺湘闽,借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就为了帮助患癌症的朋友梁成圆一个旅行的梦。
手头不宽裕,但是为了朋友的梦想,豁出去了,买了车。这样的一份感情,让我们感动。
认真想一想,买车的意义——就是一份感情。
因为买车,把日子过得更好了,一家人的感情也更好了,这样的话,车就有价值了。如果为了买车,家里变穷了,夫妻也常常因为车的事情争吵,或者其中一人,开车去和第三者见面,事情的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买不买车,都是一种生存方式。并不能说,谁就高人一等。
在这个人流如织,车来车往的世界里,没有车的人,慢慢走路,反而变成了一股清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