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他的棺椁真的保存在水银里吗
秦始皇死后是被葬在骊山墓秦始皇陵,而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寝,直到目前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并没有将秦始皇陵全部挖掘出来,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这个陵墓的全貌究竟是怎样的。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和秦始皇陵有关的故事,有称秦始皇死后,他的棺椁是被保存在水银里,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问题,有关秦始皇陵的众多秘密,恐怕还要等很久才能全部解开。
1、秦始皇陵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什么玄机?”,不仅是我们当代人好奇,猎奇心理,古人也有。
《史记》有云:“以地势为江山,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陨星为日,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简单对秦始皇陵描写的二十多个字,暗藏着什么意思呢?听笔者简单道来。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而单它的建筑面积,就足以令世界叹为观止。秦始皇陵占地56.25 km²,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座山,不过这座山的地底下不是什么煤或者石油天然气,而是一个咸阳仿宫,不仅有许多精美的气势宏大的建筑,更是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陪葬品。例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竟然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之一,这要是细数,简直不敢想象。
那上面那句摘要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秦始皇要求自己的陵寝建筑要求为:用金银堆积成山模仿山岭,用水银浇灌储蓄成沟渠来模仿河流,用夜明珠装饰穹顶模仿星辰,秦陵真实的内脏规模之富丽堂皇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既然秦始皇陵里面有这么多的宝藏,为什么一直都很难被盗墓贼挖到呢?这就要切入到今天的主题了。
2、秦始皇真的睡在水银之上吗
喜欢看盗墓类型影视剧的读者应该会经常看到关于“墓葬”、“水银”、“保存尸体”等的字眼,这仿佛是古人下葬不可缺少的一件东西。这是真的吗?当然。让自己的尸体在千百年后仍然保存完整是多少皇帝的心愿,秦始皇自知自己统一六国拥有三皇五帝的功劳,当然是希望千秋万代之后,后人们还是在祭奠他。
秦始皇陵里面是含有水银的,这个结果在03年的时候被证实,但是“含有水银”和“睡在水银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直到后来遥感勘测用于考古,史学界才进一步确定秦始皇陵内部汞含量异常,而且分布特点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按照《史记》中的记载为例,若有水银渠,且水银渠代表河流的话,这个走向是符合渤海和黄海的分布位置的。
在得知汞含量异常后,又经过专家组严格的多方位勘测,发现地宫中汞含量较之地宫外含量的8倍还多,约值有将近800吨。不过就因为有这么多的汞含量,说“秦始皇是睡在水银上”就真的正确了吗?
我们知道,汞是一种金属元素,常温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且它有剧毒,汞的蒸汽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剧毒的,更别说是“汞”了。秦始皇用汞是希望千百年后还是当初去世时的模样,把它当作防腐剂来使用的,而不是想“再死一次”。所以,秦始皇“睡在水银上”这个说法实属夸张,这也是民间传说口口相传的结果。虽然秦始皇不是睡在水银上的,但是根据合理的推测,秦始皇的棺椁是有可能在“水银湖”中的,秦始皇的尸体必定是密封在棺椁内,透不进水银和空气的。
所以说,根据推测,秦始皇的棺椁的确是睡在水银里,秦始皇是不会如此蠢笨以自己的肉体凡胎对抗上百吨的水银的。
3、水银是哪来的
汞在自然界的存储量没有很大,但人们在很早就发现了汞并将之运用在生活中。天然的硫化汞又称朱砂,可作颜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涂有朱砂。虽然发现早,也用在生活中,不过像秦始皇如此大手笔一用就是上百吨,也是令人疑惑的。毕竟以当时的技术手段,怕是难以开采出这么多天然水银。
那这些水银从哪来?这就得说秦始皇的“好朋友”——巴寡妇清。
巴寡妇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巴为巴郡之意,清是名。在丈夫死后,她接管了从事丹穴业的家族企业。“丹穴”即开采丹砂炼制水银,他们家族垄断丹砂开采,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传及数代而不坠,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了巴寡妇清一代更是发展到了僮仆千人,依附者上万,私家保镖两千余人的高度。他们的家族也跻身成为战国七大富豪之一。
《汉书·卷九十一货值传第六十一》有言:“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所以,凭借巴寡妇清的财力,给秦始皇成产出上百吨的水银也不无可能。
秦始皇陵墓地下到底是何种模样,至今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里面水银的准确量,也还需勘测。也正是因为这大量的水银,使得秦始皇陵墓的探索增加了难度。而很多关于秦始皇陵的故事都还只是猜测,真相是什么还需我们静观其变。或许等到科技足够发达了,这层神秘面纱才能够揭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