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高架桥盘龙柱之谜(上海延安高架盘龙柱的故事真相)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延安路高架盘龙柱之谜。
在上海,有一个“龙柱”的故事,流传了20多年。
所谓“龙柱”故事,大意是说,上海在建延安中路高架时,有一根柱子打桩,打不下去,请来一位法师作法以后,打桩成功。
最后在这根柱上包了层金属,并在上面刻了9条龙,这根柱子就被称为“龙柱”。
这根“龙柱”至今还在。如果你是初到上海,搭出租车路过延安路立交桥时,司机师傅大概率会给你讲,关于“龙柱”的故事,不同的司机,亦有不同的版本。
综合各版本是说,当时建桥有很多柱子,唯独这根柱子的桩打不下去,专家也排除了一切地质因素,客观原因,却怎么也找不到解决方法,非常怪异。
有人出主意说请法师看看,是不是风水出了问题,最后请来了上海玉佛寺德高望重的真禅法师。
真禅法师查看后,说是柱子打在了“龙脉”上,若硬打是打不下去的,因为这样会破坏地下原有的经脉,必须作法敬示神灵。
也就是说要“请示”地下的“龙”,让“龙同意”,然后要在这根柱子上雕上龙形,让龙脉与天地相通,保持原有生气,才可以成功。
最后,施工队按真禅法师所说,成功地将这根柱子打了下去。
据说当时真禅法师率领10多名弟子,连做了7 天法事才完成,整个过程全封闭,周围全被围挡。当时很多路人也证实看到过围挡。
后来,“龙柱”的故事越传越神,有人认为“龙柱”下面有神力,甚至去“龙柱”面前跪拜、祈福。也有人对此说法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荒谬的迷信传说。
那么当时究竟有没有“法师作法”?有记者寻访过当时的施工单位,得到的回复是:绝无此事!
据当时施工单位、上海市政工程建设处的姜开城讲,建桥是在1995年,“龙柱”其实是“PM109号墩”,它是主交桥的中心沉重柱,衔接东西南北。
体积非常巨大,直径达5米,高32米,桩基达62米,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桥柱。
姜开城说,打柱确实遇到困难,确有此事。这根柱子他们打了近10个月,难度很大。
难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地下结构复杂,原来的地下就有木桩,而且密度大,在打桩时土和木桩相互挤压,形成了坚固的阻挡物;二是桩锤力度不够,当时上海还没有能打这个“巨无霸“的桩锤。
最后,他们将地下三分之二的木桩、土芯挖了出来,再一点一点打,并最终成功打好。记者还听说,此地原来的木桩,是属原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的公馆,但多方求证未果。
尽管施工方有正面回应,不过人们好像更愿意听奇怪的事。
有一个自称是当时建筑队的人说,他们在打这个桩时,确实遇到怪事,要不就打不动,要不就打下去卡住,直到有一天接到通知,让他们休息,他们撤退后,现场就被围挡起来。
过了大概10几天,又通知去现场,去了发现桩坑周围有焚烧过的痕迹,有大量纸灰一样的黑灰,坑的深处有水果、肉之类残渣。工人们觉得很奇怪。
后来也不知怎么搞的,这个桩很顺利地打好了,后来陆续听说了“作法”的事,大家恍惚有点明白。
这个工人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但没有其他人印证。但这也不影响各个版本的“龙柱”故事轮番上演,故事上演的同时,或多或少地被人添加一些“佐料”。
有的说柱子下面压着“一条龙”,柱子的桩打在了龙头上;有的说地下压着一个“鳄鱼精”,是法师请走了“鳄鱼精”;有的人居然还看到了一股紫气在此地腾然升起。
1995年真禅法师圆寂了,有人将这件事和“龙柱”联系起来,说真禅法师是“泄露了天机”而圆寂的,说真禅法师作法以后,就自知命将不久矣。
可惜法师已不在,也无法对证了。
民间传得神乎其神,官方一再辟谣,以正视听。
但也有人表示,这种说法是有可能的,因为自然界或多或少有一些未知的东西,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它存在,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它不存在。
尽管官方一再辟谣,可是还有人提出了疑问。
他们问,为什么要在柱子上刻“龙”,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图案?那么多柱子,为什么单单就那个柱子上有“龙”?
寻访的记者也找到了“龙柱”的图案设计者:雕塑家赵志荣先生。赵志荣先生是时任上海市油画雕塑院的副院长,他说,这副作品叫《龙腾万里日月同辉》,“龙柱”上不光有龙,还有星星、月亮之类的图腾。
至于那个传说,纯属子虚乌有。
赵先生说,当时“PM109号墩”建好后,太大、太粗,颜色灰暗,很不美观。
容易让驾驶员产生视觉错觉,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故桥梁设计方找到他,要求他设计一个美化装饰、警示安全的作品,最后确定了这个方案。
那为什么一定是“龙”呢?
赵先生解释道:看到这个气势磅礴的立交桥,让他灵光一闪,这座桥,不就是上海的一条龙吗?
从空中俯瞰,高架桥就像一条巨龙一样腾飞,给柱子上雕上龙,正好呼应这个主题。没想到,这个“龙”的创意,却引来了大家的误会,衍生出一些荒谬的传言。
听了赵志荣先生的讲解,使我们对上海“龙柱”有了科学的了解。
可是人天生就是爱听故事,尤其是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故事。
所以难怪到今天,还有人在谈论它。还有人在网上把“龙柱”写入“十大灵异事件”。
无论它的传说中有多少可信度,这些都不重要了,毕竟给它人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点有趣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