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八十八)大宦官汪直
(八十八)大宦官汪直
汪直这个人,极具传奇色彩。
因为,汪直出场的时候,还不到20岁,但是一出场,就是御马监的主管。
汪直为什么会这样闪亮出场呢?
大约有两个原因。
第一、汪直幼年入宫,就跟随着万贵妃;万贵妃是成化帝最宠爱的妃子,汪直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触皇帝的机会比较多。
第二、汪直表现出来的单纯、忠贞,让成化帝与万贵妃非常喜欢。
对于奴仆,最大的优点,通常就是单纯与忠贞。他是不是真的单纯、忠贞?这个谁也只是能看到表面;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表面看,得拥有这种优点啊。
拥有了这种优点,皇帝才会把他完全当成自己人看;才会打破常规,让他一步登天。
汪直出道时,还不到20岁,但是一出道,就是御马监的主管。
御马监,这个机构的名字,听起来,也许一点都不拉风。但它,却显然是大明帝国最有实权的机构之一。
因为,御马监有众多职责,而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统率禁军中的禁军,负责皇宫大内的安保工作。别的职责,大约都不用介绍,仅这个职责,就绝对称得上举足轻重了。
当然了,如果汪直仅有这一层身份,实在不值得我们专门写一节说他。
一个人,在现实层面上,能负责皇宫大内的安保工作,自然是非常了不起。问题是,放到历史的层面,这算个啥呀?
最简单而言,大明帝国担任过御马监的人多了,但是,他们不要说想在二十四史上留一篇传记了,就是想在二十四史的字缝中,留下个名字,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汪直之所以非常著名,主要是因为成化帝新成立了一个机构,那就是西厂;而西厂的主管,就是汪直。
西厂,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机构。
只要西厂愿意,不要说普通官员了,就是锦衣卫老、东厂的老大,西厂也可以照抓不误!
那一年,汪直依然不到20岁。
说到皇帝设置西厂这种机构时,我们通常总会认为,这是皇帝心理变态的产物。
其实呢,面对无官不贪的现实社会,随便拉出一个老百姓,也难免会劝皇帝设置这种机构。
最简单而言,时到今日,说到香港的吏治改变时,许多人都喜欢认为,这是因为英国人成了廉政公署。
基于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念、政治常识,通常都会认为,面对官官相护、上下一气的事实,想改善吏治,除了建立廉政公署类似的机构,好像别无良方。
处于最高主管的角度,常常也会这样思考问题。毕竟,现在无官不贪、无贪不官,官场的自我净化,已失去了凭借。在这种背景下,除了派遣一些履历单纯的人,绕过正常的司法体系,大打出手,好像别无它法。
但是,具体操作,会是什么样子?常常受制于客观环境。毕竟,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一个权力机构,可以绕过正常的司法程序随便抓人,那还了得?你说,他们会滥用权力吗?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毫不夸张的说,类似的机构,只有在交通媒介非常发达的社会中,才能进入相对理想的状态。毕竟,在交通媒介非常发达的社会中,这个权力巨大的特务机构,才有可能受到普遍老百姓的监督;在纯粹的小农社会中,这种权力巨大的特务机构存在,常常会处于失控状态。
所谓的廉政公署,就是类似西厂这种机构。
换而言之,从理论上,他们都是直接对首脑负责,都可以绕过正常的司法体系,清理官吏队伍中的败类。
廉政公署的成立,可以让吏治大为改观,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绝不是简单的因为,某个天才人物,设置了一个这种天才机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在思考改变吏治时,难免会不自觉的想到应用这种方法。
因为类似的原因。虽然人们都纷纷反对建立西厂,但是成化帝就是一意孤行,非要建立西厂。
事实上,最初的锦衣卫、东厂就是类似的机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东厂也渐渐被官场打通了。
所以,成化帝决定建立一个连锦衣卫、东厂一块监管的机构,那就是西厂。
东厂、锦衣卫这种可以超越正常司法体系的特务机构,已让人感觉非常恐怖不已了;现在,皇帝又设置了一个,比东厂、锦衣卫更有权力的西厂,这还让人活不了?所以,大家自然纷纷反对汪直为代表的西厂。
汪直出场后,连砍两刀。
为了表示公正,汪直入主西厂,头一刀,砍了宦官系统的一个大哥;第二刀,砍了一个朝臣系统的大哥。
汪直的态度很简单,我并不针对哪个系统,哪个系统敢胡来,我都严惩不贷。
随后,汪直一通大刀阔斧,那是谁的面子也不买,多大的官,也是上手就敢抓。一时整个官场都为之沸腾。
政府官员,曾这样诉说汪直的无法无天:朝臣无大小,有罪昔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边城要害,守备俄顷不可缺,直一日械数人。南京祖宗根本地,直擅收捕留守大臣。诸近帝左右,直辄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
这一通大刀阔斧下去,让官场暂时有所改观。
面对这种事实,政府系统是非常尴尬的,因为,这似乎证明,皇帝成立西厂并没有问题;也证明汪直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更主要的,这似乎证明,整个官僚系统就是需要一个凌驾于他们之上的特务机构制约。
面对这种事实,整个官僚系统,包括宦官系统,都忍不住集体反对。
首先,他们会彻底否定西厂的工作成果;换而言之,什么西厂成立之后,官场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不是扯呢嘛!
关键是,就算它让官场有了明显的改变,也是变得比以前更乌烟瘴气了。
其次,他们会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机构的存在,就是一种脑残的玩法,因为让宦官这种邪恶变态的人,监管整个大明帝国的工作?这不是让豺狼放羊吗?
所以,成化帝执意成立西厂时,内阁首辅商辂领衔玩命反对;其它高级官员,集体响应。关键是,宦官系统的代表人物,对此也深表认同。
在这种背景下,成化帝自然只能撤销西厂。因为所有的官员,都集体反对,皇帝也得考虑后果啊。
但是,西厂撤除后,皇帝忽然发现,所有的监察官员,都是因循守旧,你好我好的 混日子;所以就又有了恢复西厂的想法。
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就冒天下之不韪,公然替西厂正名。总而言之,现在大明帝国的官场已打通了,官官相护、上下一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各种贪赃枉法的行为,好像没人管了。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有一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铁腕人物,主管一个可以凌驾于各级组织之上之的机构;专门整顿官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打破这种现状!
皇帝一听他的建议,自然是高呼,正和朕意!
面对皇帝这样一意孤行,内阁首辅商辂再次领衔大家集体反对,
但是,因为成化帝、汪直在事前,做了一系列的分化瓦解工作,所以,这次反对的声势,不能与上次相比了。
首先,领衔反对的内阁首辅商辂,突然被人指控,他之所以如此卖力的反对西厂,就是因为一个被汪直法办的权贵,曾贿赂过他。
类似的指控,虽然没有得到最终证实,但是,商辂陷入这种嫌疑之地,自然不方便继续领衔大家反对了。关键是,皇帝也不愿意旗帜鲜明的还他清白,他自然只能选择辞职了。
商辂可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因为他是大明帝国300年间,当之无愧的第一学霸。遥想当年,乡试,他第一名;会试,他第一名;殿试,他依然是第一名。这个,说起来好像没有多了不起。但是,整个大明帝国近300年历史,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只有商辂一个人。
而且进入政治舞台,道德才能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并且在首辅的位置上工作多年。
现在,就因为反对汪直,就退出了政治舞台。
后来上位的内阁主管、六管主管,哪敢再管这种闲事啊。
所以,后来的内阁主管、六部主管;史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换而言之,都只是看着皇帝脸色行事,任由皇帝胡折腾。
当然了,皇帝可以再度恢复西厂,并让汪直重新主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有一个绝对举足轻重的大哥级人物,也是旗帜鲜明的支持汪直,他就是王越。
王越有多牛?我们简单看看他此前,历任的官职就可以了。
山东按察使。
都御史。
兵部尚书。
提督军务、太子太保,任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
关键是,王越还以都御使的身份,节制过十二团营。这种身份,那可是非同小可的,都御史是政府监察系统最高长官,而节制十二团营,就相当于是大明帝国的禁军主管。
单看这种履历,就知道,当时的王越,已绝对堪称位高权重的牛人。有王越公开支持汪直,皇帝支持汪直时,压力自然就比较小了。
跟汪直联手后,王越的地位更是继续上升。后来进位太子太师、封爵威宁伯。
文人以战功封爵,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整个大明帝国近300年历史上,也只有三个人拥有过这种殊荣。
王越一生,堪称战功赫赫。但是,因为他公然支持汪直,而且许多战功,还是在汪直的领导下取得,所以写在史书上,自然多有贬损之词。
但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王越绝对是当时最优秀的统帅,可以说没有之一;
因为王越紧跟汪直,所以汪直失势时,他也跟着退休回家了。
成化帝死后,过了11年。
西北边患再度难以遏制,于是就有人提议让王越再度出山;然后,王越就再度出山了。
那一年,王越已73岁了。
我为什么说,王越是当时最优秀的统帅呢?
因为,他背负着阉党的污名,在家赋闲十多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以73岁的高龄,依然可以再度复出当大军统帅,其能力、威望有多高,可想而知。
要知道,当时的大明皇帝,可不是什么昏君,而是大家吹了又吹的明孝宗。
汪直出场后,就与王越是黄金搭档。
汪直主掌西厂时,人们都反对他,而王越却是公开力挺他。
更主要的是,大明帝国的主要外患,当时在西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汪直、王越都在西北军主持工作。
西北军的总司令,当时是朱永。
朱永绝对是非同小可的人物,朱永的老爸就是著名的统帅,因战功封伯爵。朱永继承老爸的伯爵之位,后因战功晋封为侯爵。
朱永远虽然位高爵显,但是,大明帝国的传统是文臣制约武将。所以,王越作为西北军的政治委员,显然是凌驾于朱永之上。
朱永、王越虽然都有着很深的资历、很高的地位,奈何年仅20岁的汪直是成化帝最贴心的小弟,所以,西北军的真正老大就是作为特派员的汪直。
看着汪直的历史,让人不禁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小小年龄,就成为皇帝最贴心的小弟,然后就开始了近于开挂的人生。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厂的弊端日显,关键是反对的力量太大。
在这种背景下,成化帝决定罢除西厂,于是,汪直在西北军任职结束后,就到南京当御马监了。
御马监是什么级别的职务,我前面介绍了,这里不多说了。从这层意义上,成化帝并没有卸磨杀驴;而是让汪直退居二线了。
但是,因为御马监这个职务太牛X了;所以,依然有很多人反对,最后汪直被降为南京奉御,这个职务虽然比较低,但也是副市级。到此为止,汪直总算是平稳着陆了。
明孝宗上位11年后,此时汪直退出政治舞台,已16年了,因为边患日益严重,明孝宗试图再让汪直、王越联手保卫边疆。
从类似的事件,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抛开各种利益集团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汪直的办事能力、成就,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否则,汪直是没有机会平稳着陆的;更不可能在失势16年后,因为边患日益严重,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但是,汪直终于没有东山再起,
作为一代金牌鹰犬,而且还是大宦官,他能平稳着陆,已让人感觉是可忍孰不可忍了,还想东山再起,更让人感觉没有天理了。
这大约是有关汪直最后的历史记录,此后就再找不到任何记录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汪直是善终的。当然了,面对这种结果,官僚集团难免会各种唏嘘之声。因为,这种臭名昭著的大宦官,竟然还能善终,这还有天理没有了?
汪直退出政治舞台,厂卫作为监察系统的职能,渐渐消弱。到了此时,官员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一切直到明武宗上位后,才突然再度爆发。
欢迎大家关注 明孝宗是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