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似在人间
□米丽宏
农历六月,称荷月,有点借美的意思。
荷风水汽中,花蕾如笔,叶芽如梭,莲蓬如斗,藕如船……
荷,是一种文化累积比较厚的花卉,文人墨客赋予它种种象征:如冰清玉洁,如君子不器,如出淤泥而不染……荷花还是品质生活的代表:被芸娘拿来熏染茶叶,代表现世静好;被李渔当作四命之一,缺了它,这位文艺男的夏季就无着无落。
荷,还皈依宗教,成为佛门圣物、道教的标识。
《甄嬛传》里菀贵人说,世人皆赞荷花的清洁,我倒更喜欢荷花的佛性,温和如慈母。
于是,莲心便是修行的最高度,代表妙法清净、慈悲向善。
韩愈诗道: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花十丈,藕如船,都有着夸张的真实,真实中凸显一种气势。
那是六月荷花立体的精神线条。
花十丈,是纵向的,往高迥处发展;藕如船,是横向的,往宽阔里平铺。
荷的花苞,真真如向上的笔头;藕根一节节膨大延伸,又像船开进泥荡深处。
水上、水下,一纵、一横。
一株荷,其实是一个自立自足、清净无求的世界。
稳固的支撑与向上的信念,使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如周邦彦词: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古往今来,义理的象征、宗教的推重,给荷花打上了一圈圈柔光,使它氤氲着一种神话般的光晕。
然而,烟火五谷的人间,不会艺术地删减掉形而下的吃喝拉撒睡;至纯至美的精神,也是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
荷花,终属人间。
从平民的眼睛看荷,荷自有亲民性。
荷花有四可:其一,可赏。
俗常,养花一年,赏花十日。
花卉之美,只在开花那几日。
譬如,谷雨三朝看牡丹,花王且如此,其他更不用说。
荷花却是一个例外。
从嫩叶出水那天起,就点缀绿波,姿仪娴雅。
此后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及至花蕾形成并开放,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从开场到收场,几乎有180天!花事散场后,犹有蓬心藕。
亭亭独立,似未开之花。
其二,可嗅。
荷花既有荷叶之清香,又有荷花之异馥,借以避暑,暑热会消退,借以乘凉,凉气会产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香竹韵的惬意之夏,实在少不了荷花的赠与。
其三,可口。
莲藕、莲籽、藕带可以果腹疗饥;莲花、莲叶、莲梗可以入药入茶。
水上莲子,水下藕,食之,皆满口芳香。
夏老秋嫩之际,莲蓬像倒挂的蜂窝,一茎擎起,颇为耐看。
俗语说,莲蓬如斗,不知这斗是美酒斗十千的斗,还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斗?不管是此斗还是彼斗,如斗的莲蓬,都是对荷花的赞美。
莲子带芯儿吃,微微有苦味。
至美的东西,都不会太甜腻,就像音乐,一味甜腻,势必浅薄,浅薄到底,就没了音乐。
假若没了点点苦,莲子倒失了风骨、丢了真味。
水上的莲子,水下的藕。
荷花尚开时的藕,叫个花香藕,吃一口,嘎嘣脆。
民间谚语说:头茬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
花香藕,是莲藕的少年期,质地如雪,鲜嫩甘甜,叶圣陶先生形容此时的藕为雪藕,入口脆爽,清凉无渣。
《红楼梦》里的藕粉桂糖糕、建莲红枣儿汤——都离不了藕粉。
藕粉,不似莲子的甜中微苦,它只一味老实地甜。
然而,藕粉冲泡出来是晶莹滑腻的,有微微的光泽,近乎透明,这是其他粉类食物达不到的境界。
藕出淤泥,花不染,茎不染,籽不染,也就罢了;直接埋入淤泥中的藕根磨成粉,竟也不憨不惑,晶莹不染,这就让人感叹。
其四,可用。
白露后,荷的败叶冷落难堪,然,摘下收藏起来,可作经年裹物之用。
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最著名就是荷叶叫花鸡,天然荷叶清香渗入鸡肉,肉质鲜美,不油不腻。
苏州人的荷叶粉蒸肉也是经典,炒米粉的焦香、荷叶的清香、肉的肥香三香共存,瞬间俘虏味蕾。
荷叶包裹的美食,广东有荷包饭、湘菜有荷叶粉蒸肉。
李子柒用荷叶代替面皮做烧卖,独借其香……
至于那掏完莲子的莲蓬,摆在案边屋角,恰似人去楼空的微型宫殿。
用它煮五香蛋,色也好,味也好,更是一味灵秀心思。
因荷之四可,李渔赞荷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那么,莲蓬如斗藕如船的譬喻,实在是对荷花和人世的一种祝福了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