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凡尔赛宫简介(法国|凡尔赛宫的历史以及简介?)
它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凡尔赛镇。始建于公元1624 年。欧洲最豪华的巴洛克式宫殿建筑,也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1.它是一座见证历史之宫
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郊凡尔赛镇,它不仅是驰名世界的法国王宫,还是西欧最豪华气派的宫殿。
1624 年,路易十三在现在凡尔赛宫所处的地方修筑了供皇家狩猎用的城堡,后来,这个小城堡成了路易十四父亲的私邸。1661 年,路易十四决定对父亲的城堡进行一次改建,就是从这时开始,凡尔赛便开始了它不凡的权威之路。1682 年,路易十四正式将政府从巴黎迁至凡尔赛。路易十四为凡尔赛规划了庞大的规模并赋予它辉煌的历史使命,因为,凡尔赛的一切都要与他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本来就已经很华丽的宫殿和园林被扩建得更加盛大。到1686 年,新落成的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 11万平方千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其布局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在3千米长的中轴线上,雕像、喷泉、花圃、草坪、廊柱被设计的错落有致。宫殿主体长达707米,中间为王宫,左右辅以宫室、剧院、教堂、政府官邸等。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住在宫中的路易十六被押解到巴黎。之后,凡尔赛宫成了空空如也的
建筑物,虽经过几次修复,但仍然摆脱不了它几近废弃的命运。
几十年后,另一位国王路易·菲利普挽救了这座宫殿,他于 1833年下令整修凡尔赛,并将其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837 年,整修后的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历史的见证者而闻名于世,成为展示法国全部历史的场所。1783 年 1月 20日,英美停战后,在凡尔赛宫签下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1870年至 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入侵巴黎的德军在这里设立了攻城司令部;1870 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在宫中设立司令部,第二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镜廊大厅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举行加冕典礼。同年,当时的梯也尔政府据守凡尔赛宫,策划镇压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总统在宫内选举产生。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德国在镜厅中签下了《凡尔赛和约》,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二战后期,盟军指挥部设在凡尔赛宫。这座世界闻名的宫殿经历了近三个半世纪的曲曲折折,差一点遭拆毁,最终还是保存了下来,并在法国各界人士的齐心协力下,正渐渐恢复它往日的辉煌与华贵。
2.王宫风采及建造的过程
凡尔赛宫于 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凡尔赛宫的宫殿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四层大理石建筑,中间为主殿,南、北两翼是王子及亲王居所、行政官员办公室、教堂和剧院,规模、气势均冠绝一时。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 17~18 世纪做工考究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瓷器。来到凡尔赛的人,站在远处遥望,立刻就会被凡尔赛宫气宇轩昂的外观所震慑。三条放射状的马路,在宫前半圆形的大广场上汇拢;镶着金色国王徽记的宫门,正对着广场中央路易十四的马上铜像;后方缓升的小坡上,是有着两翼高大建筑拱卫,前有大理石铺就的华美王宫庭院。这座 17~18世纪欧洲最灿烂华丽的宫殿,是法国国力和王权发展至极的杰作,其法式花园宫殿造型和以几何线条为基础的美学观念,成为当时各国王室竞相模仿的典范。
凡尔赛宫的建立,代表了法国 17世纪以专制君主生活为中心的文化。为了提高君王威信并刻意美化宫廷生活,这个展示国王权威的最佳场所,在宫殿建筑上和雕刻、绘画、工艺等方面,都充满了彰显“太阳王”气势的豪奢风格。路易十四认为唯有太阳才能赋予群星光芒,使大地充满光辉,最适合用来代表皇权,因而他选择太阳作为自己的象征。凡尔赛宫到处都装饰着太阳神阿波罗塑像和象征太阳王的饰物。自1663年开始,路易十四就召集当时最富盛名的建筑师勒沃为自己建造这座宫殿园林。同时他也竭力使凡尔赛宫成为全欧洲最令人瞩目的艺文中心和时尚舞台。他召集众多画家、剧作家、诗人、音乐家,付给他们丰厚的薪金,以各种歌功颂德之作装饰这座豪华宫廷。他还命人在宫殿、庭园内举行盛大表演,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拉辛的很多作品,都曾在此首演。后世无法确知建造凡尔赛宫到底花了多少费用,但据推算,可能相当于当时国家预算的三到四倍。完工后的凡尔赛宫殿约可住进 1000名贵族及 4000名侍从,另有数千名贵族则住在凡尔赛宫周围的市镇中。自此,凡尔赛由一个森林小村庄,一跃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城市。
自17世纪末到 18世纪初,欧洲各国首都纷纷掀起模仿凡尔赛宫的热潮,如维也纳的贝尔德勒宫、森布仑宫,拿波里的卡塞达宫,德国的夏洛田堡宫、圣西斯宫及俄国的圣彼得堡等,都被喻为凡尔赛宫第二。特别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宫殿,多少都受到凡尔赛宫的影响。
3.多样的厅堂
观赏凡尔赛宫,大部分都从皇家大教堂开始,这个建筑物是宫里的第五个教堂。建筑格局按照举行仪典的两层宫殿式教堂设计,国王通常在楼上包厢里祈祷,只有特别场合才会下楼。在他回包厢的路上,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个人的愿望和疑难,通常都会被允诺。连接大教堂北部侧面建筑和国务侧楼的海克力斯厅,从前是举行盛大庆典和接待仪式的地方。海克力斯厅之后,主要宫殿右侧楼上的一组建筑,是国王和大臣进行官方活动的国务配殿,各厅内部铺陈壮观,场面突出。这组贯穿右翼宫殿的楼层现有六间大厅,每间大厅都以一个罗马神话人物命名,并饰有以此神话人物为主题的壁画。这既是装饰也是暗喻,让人产生对宫殿主人——太阳王神秘力量的联想。各厅名称依序为:丰盛角厅、美神厅、月神厅、战神厅、信使神厅、太阳神厅。
4.皇室配殿
王后配殿是整个建筑中色彩比较温和的部分,跟对面国务配殿渲染张狂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由王后的客厅、前厅、接待室、寝宫为主的这组套房,大量使用丝缎装饰,追求一种儒雅的情调,表现了宫中生活的另一面,可惜大多数房间原有的家具已经不全。位于主宫殿正面的楼上,面朝向大理石广场的房间则是国王私人内殿。这里是国王的私人领域,每天由亲信贵族以及侍从,随时陪伴左右照顾起居。在主楼的楼下,是专为皇太子和公主准备的太子配殿,主要由太子寝宫、王子书房以及公主寝宫组成,装饰风格没有楼上奢华、铺张,而是突出生活与教育功能。在 19世纪凡尔赛宫成为博物馆时,原先宫殿楼下王子和公主居住的部分都被占用,20 世纪初,这里曾是存放路易十八藏画的地方。后来人们找到原先的设计图,并依图重现了当年面貌。
5.镜厅(凡尔赛的组成部分)
凡尔赛宫整个建筑由层层叠叠的宫殿构成,每个宫殿都汇聚了无数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心血结晶,无论是天花板上绘就的圣经故事壁画,还是挂在墙上的名画,都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为突出的自然是宫内的镜厅,无论何时它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镜厅是由建筑家阿尔端·芒萨尔于 1680年设计建造的。室内用乳白和浅紫的大理石贴面,廊柱则用绿色大理石贴面,再加上镀金的壁饰,尤显华贵富丽。此厅的拱顶上是表现路易十四在位前 18年功绩的巨幅油画。在长廊上,人们可以看到17扇拱形巨窗面朝花园而开,而17面落地镜又与巨窗相对而立,这样一来,窗外的阴晴雨雪、春花秋月、蓝天白云,全都融进了镜子的景致里,这应该是此处被称为镜厅的原因吧。当年宫廷举行盛大招待会和国王会见贵宾使团时,整个大厅的所有烛台上都点上蜡烛,人们身处3000支蜡烛的光亮中,恰如来到仙境中一般。
6.御花园
凡尔赛宫的御花园位于宫殿西侧,总面积达80平方千米,在现有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从宫殿以西开始全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御花园内,以对称的几何线条排列着栽种的林木、笔直的河渠、高大的喷泉塑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首创之举,开启了所谓法国式或勒诺特式庭园的典型,风靡园林界达一个世纪之久。园林设计者勒诺特认为,沿袭已久的意大利式庭园变化无常,过分装饰,缺乏整体感,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赋予御花园典雅庄重的形式和开阔大气的外观。
御花园从东向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越向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 200米,南北长约1千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面下降约 50 米,是一处橘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也有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西侧的小林园,地面比花园低约 5 米,面积是花园的三倍。几何图形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 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
宫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和亭台。小林园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皇家大道,道路中央有草坪,道旁排列着众多雕像。皇家大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神的组合雕像,这表明皇家大道的主题是歌颂太阳神阿波罗,也就是歌颂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小林园再向西即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部位出现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处还有一条垂直方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端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小特里阿农庭园垒山叠石,是一座仿中国式林园。大林园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
凡尔赛宫是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造型严谨。御花园的规模在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它不仅创立了宫殿和园林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仍然被现在的欧洲各国所效法或直接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