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23-114岁的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简史
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1895年-2009年,114岁。原加拿大“国宝级”科技公司。原加拿大著名电讯设备供应商,光网络、GSM/UMTS、CDMA、WiMAX、IMS、企业通信平台等领域的原世界领先供应商。
1877年: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在蒙特利尔设立机械生产部门生产电话装置,成立时只有2名员工。
1886年:机械部门生产第一部电话交换台-50线标准磁石式交换机
1895年:北方电子制造公司(Northern Electric and Manufacturing)在机械部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北电网络的前身。
1914年:北方电子有限公司成立。美国公司西部电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拥有44%股份,加拿大贝尔公司拥有50%股份。
1915年:一战爆发,北方电子制造了最早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设计的军用产品——便携式交换台。此外还为军队生产炮弹。
1920年:战争结束,在加拿大各主要城市设立23个销售处,还经营着电热壶、烤箱、打火机、电炉和洗衣机等电器。先后生产出加拿大的第一个真空管,第一个有声电影系统以及各种无线发射机和广播设备。
1926年:经济大萧条,被迫裁员66%,启动防止人力闲置的项目。
1932年:泛加拿大长途电话系统采用北方电子生产的大型自动交换机。公司进入另一轮黄金发展期,产品线日益丰富,包括电话设备、通用航空收发信机、有声电影、警察和公共广播设备、火警系统、电子医疗设备、收音机和无线电发射机等;开发205电话-集团电话的前身等。
1939年:加拿大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北电再次重操旧业生产炮弹和电子设备:海上和空中无线电、坦克无线电、防空炮台引信。3万辆盟军坦克装备北电的无线电装置,加拿大皇家海军全线装备北电的雷达装置。
1949年:北方电子独立。美国司法部强制AT&T拆分为西部电子公司和贝尔实验室。西部电子公司将其在北方电子的股权卖给加拿大贝尔公司。
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机电交换技术,使用光电晶体管。二战后经济的恢复,公众对电话机的需求增加。北电成为主要的电话供应商
1953年:采用RCA显像管的电子表格式电视机。
1958年:实施全球最长6114.2公里的微波系统泛加拿大空中高架公路。
1967年:土耳其成立第一家海外工厂,开始国际扩张。
1969年:与贝尔的工程师密切合作,致力于研究将类比话音信号转换成计算机代码的数字交换的方式;北电SP-1交换系统在美国巨大成功。
1972年:将编码/解码(CODEC)单一转换单元压缩到一个微芯片中,引领数字处理技术潮流。为尼克松和毛主席的握手提供卫星转播设备
1973年:公司上市。
1975年:第一台数字交换系统SL-1,将模拟语音带入电脑数码时代。
1976年:北方电子改名北方电信(Northern Telecom),将所有全球子公司统一到公司名下,以统一品牌主攻全球业务。
1979年:10万线的DMS-100数字交换机,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北方电信的行业领先地位,北方电信闻名全球。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惟一一家可提供全套数字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公司。发起“开放世界”(OPEN World)战略。
1987年:日本Shonan发生地震。当地电信交换局使用的交换机都出现部件脱落现象,只有北电的交换机运行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北电产品全球声誉大增。
1983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销售出第一台数字交换机。
1988年4月:和电子工业部成立中国第一家电信合资公司;
1985年:第一家在日本安装大型全数字PBX的非日本公司。
1989年:第一家宣布推出全套SONET标准光纤产品。
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夕,捐一台当时最先进的8000门程控交换机
1993年:通广和北方电信开始在北京及各省首会安装DPN-100交换机,形成ChinaPac的骨干,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数据通信网络。
1995年:100年华诞,北方电信改名为北电(Nortel),从电话制造公司向网络设计、构建及集成公司演变。互联网市场正在兴起,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电信商肤浅的装饰门面之举,称之为“四十多岁的人穿着迪斯科的衣服”
1995年:任命自诞生以来最强势的CEO罗世杰(1969年加入北电做工程师),北电步入快速发展期。罗世杰说“很多人喜欢防御,而我却喜欢进攻”。1997年底到2001年10月,北电花费321亿美元进行并购,但所收购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只有11亿美元。
1997年:推出10G SDH的OC192系统商用产品,随后占有90%的市场份额,朗讯惨败,这个胜利使北电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制造商。
1998年:69亿美元收购Bay networks公司,补充数千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北电顺势更名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
2000年:百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收入303亿美元,控制全球光纤设备市场43%,是朗讯的3倍。传统Sonet/SDH系统,北电拥有39.6%的市场份额。北电网络的股票价格最高120多美元,市值最高2670亿美元,占据多伦多交易所总市值37%。同期的英特尔市值2777亿美元,思科3573亿美元,IBM 1958亿美元。北电跻身世界科技巨人之列。
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夕,花费160亿美元收购4家公司,包括Alteon网络。这几次收购让北电开始走向下坡路。
2000年上半年:北电在全球4个工厂开足马力,大力生产光纤网络产品。北电员工收入优渥,纷纷买房,渥太华的房价直线上升,许多购房者深夜排队取号。当北电的流动资金转化为40亿美元的产品库存时,外部环境恶化。纳斯达克股市暴跌崩盘,倒闭的企业不可能从北电仓库中提走此前所订购的产品。侥幸活下来的电信运营商也放弃订单。相比其他电信设备商,北电的处境更艰难:庞大库存在贬值,巨大生产线在空转中损耗,数万员工解聘需要大笔裁员费用。北电股价飞速下降,从最高120美元疯狂跌至10余美元。
2001年第二季度:北电亏损192亿美元。渥太华房市也进入冬季,网上到处可见北电员工“因遭解雇而卖房”的广告。
2001年第3季度:DellOro Group数据,2001年第3季度光传输系统设备市场占有率排名前3名:美国朗讯科技、法国阿尔卡特、加拿大北电网络
2001年10月:疲惫不堪的罗世杰辞去北电CEO。接任CEO的原首席财务官邓富康(Frank A.Dunn)许诺2002年结束亏损状态,直到2003年也未实现。
2001年至2003年间:裁员55000名员工,而2000年有94500名。10亿美元收购Promatory公司,17个月后关掉公司人员裁光;2000年78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Alteon Websystem,9年后1800万美元卖掉,缩水98%。
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
2003年:NGN(下一代网络)初露端倪,北电研发的NGN产品在业界是最领先的。但是其他厂商转向IP,北电认为ATM是主流-错过了一次翻身的机会。Dellopo报告:2003年北电网络在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集团电话系统和IP语音方面,综合发货量全球第一。
2004年的扭转再扭转-财务造假:1月北电情况仍不乐观。随后局面突然“扭转”。2月中旬北电自己定义的预期季度亏损额开始下降;一个星期后,预期亏损额进一步缩小;3月30日,北电对外宣称实现盈利4000万美元,这是北电4年以来第一次实现季度盈利。随后两个连续盈利的季度,公司高管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北电股价从谷底开始一路飙升。北电公布未经审计的2003年报,全年总收入98.1亿美元,净收益7.32亿美元,而2002年净损失32.7亿美元。北电似乎走出严冬,股票再次炙手可热。可是这一切比网络泡沫更虚无,因为那些未经审计的利润随即被发现完全是伪造的!4月28日,北电网络董事会突然宣布解雇CEO邓富康、财务总监和总审计官。北电网络名声扫地,标准普尔将它的评级列入“垃圾股”。北电不得不发布逐年财务补充报告,又一次裁员3200人。北电的问题日益严重,股价持续下跌,公司高管不断出走。
2005年:北电任命前GE和摩托罗拉主管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为新一届CEO。迈克大力清理财务混乱,削减开支以重组公司。北电以接近25亿美元的代价解决了财务丑闻。迈克重组业务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3G技术押注CDMA2000,将UMTS/WCDMA部门3.6亿美元卖给阿尔卡特。制定WiMax、统一通信和电信专业服务等新的核心业务,北电的定位及未来的成功寄托4G。北电在3G市场没有份额,很难帮助客户从3G向4G过渡。WiMAX也很快衰落。
2006年11月:北电网络的CEO扎菲罗夫斯基再次访问北京,访华的目的:一是维护北电在中国的市场关系,二是出席中国区总部大楼的落成典礼。
2007年:北电全球研发费用高达17.23亿美元,占到营收15.7%
2008年:加拿大最大的两家移动运营商加拿大贝尔和Telus建设一张从3G平滑过渡到4G的网络,抛弃北电而选择诺西网络和华为。全球最大的WiMAX运营商-美国Clearwire公司没有选择北电作为设备供应商。
2008年:亏损严重的北电给CEO迈克和两位高管加薪20%,CEO年薪1000万美元
2006年至2007年:北电裁员5300人,拥有不到3万名员工。北电准备40亿美元并购Avaya公司,与自己的企业网部门合并,再收购德国西门子的企业网部门,形成一家年收入120亿美元的公司,专营商用电话和数据网络,然后择机分拆上市。最后迈克放弃。2007年春季,迈克再想收购Avaya,因80亿美元高价而放弃。北电向加拿大政府申请10亿美元援助,哈珀政府拒绝。
2008年:北电裁员1万人,没有离职遣散费。Q3营收锐减14%,亏损34亿美元
2009年1月13日:北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收盘价跌至0.32美元
2009年1月14日:历史性日期-北电无法偿还一笔1.07亿美元的债务利息,被迫向法院申请破产。6月,北电宣布所有业务部门均可出售。
2009年8月:北电网络CEO迈克在董事会确认公司到达“自然过渡点”后离职。
破产后的北电被巨头分食:诺基亚6.5亿美元收购北电无线资产,爱立信11.3亿美元买下CDMA和LTE资产,Avaya9亿美元(最初4.75亿)收购企业网业务, Ciena7.69亿美元收购光纤城域网部门,GenBand1.82亿美元收购网络电话部门。百年科技巨头就此寿终正寝。
华为想收购北电的以太网业务,美国不同意。华为的最大收获是童文博士:北电全球网络技术实验室主管,北电破产后加入华为渥太华研究所,成为华为无线通信首席科学家。他现在的身份:华为5G首席科学家。
中间捧奖牌者为童文博士,2019年
2011年7月:苹果、微软、爱立信等组成的财团45亿美元收购北电的6000项专利,彻底掏空了北电的灵魂和肉体。
2009年:北电破产后,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的一群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北电到底因何衰落?他们采访了从1997年至2009年1月期间所有北电高管人员的48%,还采访了53位北电的客户,以及若干竞争对手、记者、学者、行业观察员、产业顾问和政府官员,做了133次直接采访,收集到了343项调查报告,素材笔记多达2500多页。
报告给出了三个结论:1.外部环境变化:北电误读市场,无法应对竞争和技术的快速迭代;2.客户质疑:丑闻导致主要客户不再相信北电长期服务客户的能力;3.缺乏弹性:北电糟糕的战略、架构、财务、人员和文化降低了公司适应全球经济衰退和竞争加剧等环境的能力。
排队领取养老金和补偿金的北电员工,2009年
曾经骄傲屹立的北电门墙
2000年的北电总部,现为加拿大国防部所在地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